港台媒体热评陈菊大陆行:豪迈一步瓦解绿营围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港台媒体热评陈菊大陆行:豪迈一步瓦解绿营围城
2009年05月23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21日,北京市长郭金龙在北京饭店会见台湾高雄市市长陈菊时,陈菊向郭金龙赠送描绘高雄港景观的工艺品。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5月21日,台湾高雄市市长陈菊在北京“2009高雄世运观光行销推荐会”上发言。台湾高雄7月将举办“2009世界运动会”。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23日电 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21日至24日参访北京、上海,台湾媒体称之为绿营“破冰之旅”,事件受到两岸媒体高度关注,23日出版的港台媒体纷纷刊出多条评论文章对陈菊的大陆之行给予分析。

  台湾《联合报》23日刊发评论文章《北京终于握到泛绿的手》说,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谈政治时的“大团结论”,正是当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台策略核心之一。

  2000年民进党执政北京逐渐接受事实,2001年开始调整对民进党政策,几乎年年都表达愿意与泛绿接触的想法,从消极被动调整为主动出击。过去,对台工作常受挫于对泛绿思维缺乏了解,受困于讯息接收过于片面,胡锦涛推出“大团结”策略后,抢攻与争取泛绿人士,建立与泛绿阵营的沟通管道。

  台湾《中国时报》刊发社论文章《蔡英文做不到的,陈菊顶起来了》说,“陈菊终于跨出去了!”,就在民进党 “517反倾中”大游行后4天她义无反顾前往北京、上海访问,以行动直接戳破民进党“锁台迷思”,面对民进党或独派内部的杂音,陈菊理直气平淡然道:“我没有做让他们失望的事!”

  陈菊这一步,代表许多意义,她在民进党犹夹缠在“反中”护扁情结不可自拔时刻,一脚迈开走出民进党重生的一线希望,这一步对民进党而言已迟了整整九年。陈菊豪迈的一步,更凸显蔡英文科层官僚性格,接任民进党主席一年来裹足不前,缺乏带领民进党开展新貌的企图和格局。

  文章说,陈菊无视可能引发的内部争议毅然登陆用行动告诉民进党:不能无视大陆存在的事实;同样的,她的行动也告诉了北京当局:不能无视民进党存在于台湾的事实。而这对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正面元素。

  该文说,陈菊勇敢面向大陆之举,犹如拨云见日般告诉社会大众民进党还有陈菊,517之后民进党必须找回自己的两岸论述与政策,思考重返执政之路,蔡英文做不到的事,看来,得陈菊顶起来了。

  香港《大公报》刊发题为《民进党“投菊问路”价值何在》的社评说,陈菊作为民进党职务最高的行政官员,此行不乏政治意义,故台湾有媒体将其称为民进党的大陆“破冰之旅”。陈菊登陆是不是破冰,能不能破冰,现在说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民进党在新时期要存在,要发展,就不能不顾及大势,考虑未来。

  该文说,作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组成部分,民进党人士往来大陆也已经逐渐常态化,但是一些民进党的上层人物和重要人士,却碍于种种原因未能造访大陆。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民进党始终抱持“台独”的旧衣钵。这不仅使民进党始终不能改善与大陆的关系,也令民进党在台湾的影响力和实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两岸和平发展日益深入人心,而且也正在一点一滴熔化“台独”的根基。

  “台独”没有出路,只会损害台湾。台湾要发展,两岸必须和平。从两岸关系大局出发,大陆一直没有放弃向民进党伸出橄榄枝的努力。大陆推动两岸关系朝向积极方向发展,并用行动来展示这样的理念。

  文章说,民进党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回到务实的政策方向上来,务实地思考两岸关系,提出一个有利于台湾社会发展的两岸关系政策,摆脱“台独”魔咒,真正回归两岸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改善,两岸和平发展,是新时期两岸发展的潮流趋势,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陈菊的大陆之行,在事务性访问之余,应该可以感受到两岸民众的期盼和两岸务实合作的现实,为民进党在大陆政策上的务实和进取有所帮助。所谓“亡羊补牢”,我们真诚期盼民进党未来可以确定一个正确务实的两岸政策,找出一条民进党在未来改善两岸关系的正确道路,这应该就是民进党“投菊问路”的价值所在。

  香港《文汇报》刊发邱震海文章指出,绿营内部绝非铁板一块,但如何化解历史遗留下来的来自绿营的集体悲情意识,这恐怕是北京未来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果说过去绿营的悲情还只是历史的遗留,那么在最近一年国共平台迅速推进的过程中,民进党方面感到缺乏着力点,其历史悲情和现实困境就更促使其向着极端和非理性的方向发展。

  该文说,如果有了北京和民进党建基于政党基础之上的“红绿对话”,未来也许可以开启更大框架下的“红蓝绿对话”平台。当然,与民进党的对话就目前而言只是沟通,双方各说各话的情况势必难免,而且其分歧之激烈程度也不可小视,与国共对话不存在可比性。但这只是一个技术程序的设计问题,大陆有关部门可做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和程序设计,但不应影响北京与民进党对话这一战略构想。

  香港《文汇报》另一条署名“张敬伟”的文章《陈菊访问大陆的意义》说,陈菊成行,打破了民进党的画地为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说,深绿实力可以以挺扁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游、苏、谢可以凝聚未来大选的人气。但是对于陈菊而言确实要靠执政实绩来说话的,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可以说,在两岸三通的利好下,如果高雄市秉承政治意识形态而和大陆在经济上绝缘,伴随着岛内县市合并升格,高雄作为岛内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将被其它升格的城市所替代。基于大选和高雄市的未来,陈菊都没有任何的理由和大陆“老死不相往来”。

  文章指出,陈菊出访,可谓收获一石多鸟之效:既打破民进党故步自封的狭隘格局,又得以领会北京奥运的经验提高高雄承办世运的能力,更提升了她在年底县市长选举的政治份量。当然,也为高雄市的未来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文认为,陈菊登陆成功等于打开了民进党画地为牢的潘多拉盒子。相信在陈菊之后,执政的民进党籍县市长会形成一股登陆的风潮。但不管如何,陈菊迈出了登陆这艰难的一步,等于宣布了民进党政治意识形态围城的瓦解,凸显了两岸交流已成阻挡不住的时代潮流。陈菊破冰值得鼓励,民进党人摒弃孤岛心态更为重要。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