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流星花园”制作人在沪对话偶像剧合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流星花园”制作人在沪对话偶像剧合作
2010年06月10日 03: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6月9日电(邹瑞玥)以“两岸偶像剧创作和市场合作模式探讨”为题的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9日在此间举行。曾操刀《流星花园》、《狂爱龙卷风》、《转角遇到爱》等超人气偶像剧,有“偶像剧教母”之称的台湾金牌制作人柴智屏,与湖南卫视《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制作人姚嘉等一起,围绕“拍什么”与“怎么拍”,共探两岸电视剧合作现状及发展。

  台湾业内权威汪威江在论坛上率先发言,他将大陆与台湾的电视剧题材、投资、制作规模、演员表演等一一分列出来。认为大陆的电视剧题材类型多样,强调艺术氛围、国家民族观念,显现出“史诗类”的风格;相比之下,台湾电视剧则一片“小儿女”情态,以文艺情感、偶像剧为主。

  柴智屏把偶像剧定位成“对时尚潮流、未来趋势和生活态度的传达”,一句“偶像剧不是童话故事”,语惊四座。她表示,偶像剧里渗透的浪漫主义,是生活里的美感和梦想。她希望能与大陆同行合作,找到一种偶像剧模式,能成为像当年《流星花园》那样风靡全亚洲和华语市场的电视剧。

  湖南卫视自制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正是根据《流星花园》改编。姚嘉在发言中认为,偶像剧的收视表现取决于内容和播出平台,年轻、娱乐化的平台定位是这部剧大热的基础,大陆青少年的网络消费热潮,也为这部剧聚集更多的人气。

  汪威江说,过去的台湾偶像剧观众多定位于18岁以下,近年来,受众年龄趋于增大,可能是因为加入更多现实、伦理因素,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化挫折。这不仅扩大收视群,也为两岸偶像剧合作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痞子英雄》等剧的编剧、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讲师吴洛璎也坚持,怀着理想、热血和追求,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这才是最浪漫的事。

  与会嘉宾表示,成功的经验显示两岸在合拍偶像剧方面可更多尝试。他们纷纷建言,通过更好的产业辅导政策,规范合作、建立咨询单位等方式,根除市场营销障碍,让两岸合拍剧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明】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