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姚明时代"男篮内线已无优势 易建联独木难支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后姚明时代"男篮内线已无优势 易建联独木难支

2010年08月02日 10:23 来源:济南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下午,中国男篮76:58逆转战胜伊朗队,获得斯杯季军。上半场比赛,中国队被伊朗队死死压制,最多曾落后12分,下半场易建联引领中国队完成大反扑。只不过,大郅老去、姚明淡出,易建联的身边已经难寻放心帮手,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男篮得以称霸亚洲以及进入世界前八,仰仗的就是“移动长城”。但通过斯杯不难看出,中国男篮将在很长时间内为中锋着急,移动长城的缺口只会越开越大。

  2009年夏天,中国男篮兵败津门,原因众说纷纭。但当时中锋告急的情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姚明因伤缺席,易建联和王治郅在内线苦苦支撑,可面对身高臂长的传统中锋哈达迪时,中国队的内线无力抵挡。“易建联和王治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锋,特别是阿联,他的进攻主要依靠出色的手感和弹跳,低位背打技术这么多年来还是比较稚嫩;而大郅随着年龄增加,体力和力量下降得非常快,在内线的防守和篮板的作用太小了。”兵败天津之后,一位圈内人士如此分析中国男篮的败因。

  后姚明时代内线已无优势

  进入21世纪,中国男篮两次闯入奥运会八强,一次闯入世锦赛16强,依靠的就是内线的集体优势。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以及之后的易建联,把内线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2004年雅典奥运会,易建联初出茅庐,但中国队依然囤积了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这三位出色的优秀内线球员,他们都是现役或者曾经的NBA球员。“我们打1994年世锦赛那一批队员,外界称为94黄金一代,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多好的中锋,我们靠的是锋线的‘群狼战术’,但等姚明成熟之后,中国队的选材多少有些拨乱反正的意思,选拔队员高大化,而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不过这些年,内线的优势足以让中国队成为亚洲霸主,世界八强的常客。”这是前国手胡卫东如此形容内倾的原因。“到了姚明统治内线、易建联成长之后,我们的锋线对韩国已经没有太大优势,但我们的内线比他们强太多了,所以韩国队就不再是中国队的主要对手了。”胡卫东说。

  但到了2009年,姚明缺阵,哈达迪横空出世,此消彼长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得内线者得天下的老话再一次应验。亚锦赛决赛,面对哈达迪,阿联难进内线取分。而那场比赛,哈达迪一人就抢下了17个篮板,完全统治内线。如今伊朗已经成为中国男篮的头号劲敌,本次哈达迪没来柳州,中国队就能双杀伊朗,足可以看出一个好中锋有多么的重要。

  易建联独木难支下一个姚明在哪

  本次斯杯,易建联、苏伟、王治郅、张兆旭、李晓旭、董瀚麟和丁锦辉,邓华德一口气带上了7名内线球员,其中还不包括留在北京养伤的唐正东。“中国的内线在力量、弹跳和对抗上都与欧美球员相去甚远,他们的优势是身高。所以,即便是大前锋,身高也都在2米10以上。”一位圈内人士分析说。在纯中锋位置上,苏伟和唐正东与姚明完全没有可比性,在大前锋位置上,易建联苦苦支撑,王治郅曾表态,世锦赛后退出国家队,剩余的大前锋无论是丁锦辉还是李晓旭到了国际赛场,也只有跑龙套的份了。

  邓华德让易建联改打中锋,这与篮协选择邓华德一样透露出无奈。“选择邓华德,也是因为中国男篮意识到了中锋的问题,邓华德把上海队改造成一支小快灵的球队,让易建联打中锋,也是因为邓华德内线确实没有牌打了。”在未来的很多年内,易建联将勉力支撑中国队内线,下一个姚明,下一个大郅在哪儿,这个问题没弄明白,参加奥运会也许对中国队都是一个奢望,因为没有中锋,战胜伊朗队拿到亚洲冠军谈何容易。

  (特约记者沈忱)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彧】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