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郑洁成"八百万富婆" 网坛女将吸金力惊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李娜郑洁成"八百万富婆" 网坛女将吸金力惊人

2010年09月02日 15:1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与“富婆榜”上的世界“金花”相比,中国金花的含金量逊色得多;但是在国内运动员中,李娜和郑洁的“含金量”可就是分量十足。

  在福布斯2010中国名人榜上,只有9位运动员入围前百位行列,其中女运动员仅3人。除排名第50位的郭晶晶外,就是排名第67位的李娜和第73位的郑洁。该榜单显示,李娜的收入从2009年的225万元(以下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人民币)飙升到885万元,郑洁也从439万元升到了815万元。虽与郭晶晶的1500万元还有不小差距,但飙升速度却十分惊人。

  作为历史上首位闯入WTA世界排名前十的中国选手,李娜无疑是单飞后“钱景”最被看好的选手。在WTA最新一期奖金排行榜上,李娜居第13位,比赛奖金达到87.86万美元(约合597万元人民币,税前)。随着成绩不断提升,李娜的商业价值也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今年澳网闯入四强后,李娜已成为谷歌海外搜索量最高的中国运动员。随后她被世界知名经纪公司IMG相中,成为旗下签约的网球运动员。

  在经纪团队策划的商业运行方案中,李娜先是几次被安排出席巡回赛赛前的宣传活动,还有机会在CNN等几家国外主流媒体的电视节目中亮相,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李娜先后赢得豪华汽车和知名体育品牌的代言机会,尽管代言费未向外界公布,但据福布斯统计,她本赛季的广告收入已达500万元以上。

  李娜提升“含金量”走的是国际化的路线。她的训练基地设在德国慕尼黑,教练团队除丈夫姜山外,教练托马斯和体能教练都来自德国,还签了外国的经纪公司。郑洁的教练团队则是清一色的中国面孔,签的也是国内的经纪公司,她走的本土化路线,吸金效率同样不错。

  单飞之后,郑洁先是签约李宁公司旗下的一家经纪公司,随后就更换了服装赞助商,转投国产品牌。成为该品牌主打明星后,郑洁频频在电视和平面广告中亮相,还像费德勒、莎娃那样拥有了个人标志,推出专属的系列产品。除代言服装赞助商外,郑洁还先后跟名表、名车和照明设备等多个品牌合作,成为广告量最多的中国金花。

  莎娃首先是明星,其次才是球员

  福布斯杂志前不久公布的2010年女子体坛“十大富姐”,网球选手就占其中五席,而且由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和大威威廉姆斯包揽前三名。

  纵观“十大富姐”,除威家姐妹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以及索伦斯坦较为年长,其他均是年轻貌美的明星运动员。可见超群的实力和过硬的成绩与吸金能力不一定能成正比,成绩只能算是敲门砖。

  尽管莎娃在过去的一个赛季饱受伤病困扰,但仍以2450万美元的年收入高居榜首。这当中,她的比赛奖金仅为100万美元左右,与商业收入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莎娃在17岁那年拿下温网桂冠后,她的经纪公司就立马开发俄罗斯美少女身上无限的商业价值。莎娃先后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签约,为手机、汽车、手表等不下十种名牌产品代言。她还在巅峰赛季赢得了球拍赞助商的终身合同,继而与服装赞助商签下了8年共7000万美元的天价合约,创下该品牌的高薪纪录。

  英国卡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斯特凡斯兹曼斯基评价道:“莎拉波娃是那种超越体育的明星级人物,类似于贝克汉姆。她首先是一位国际级名人,然后第二位才是一名运动员。”

  玉女掌门丹麦甜心,佳人辈出

  女子网坛有如此广阔的吸金前景,自然吸引无数少女投身其中。莎娃、伊万诺维奇等“玉女掌门人”还没来得及变老,新生代的小美眉们已在积极抢夺眼球,力争成为下一朵“金花”。

  刚刚首次成为大满贯头号种子的沃兹尼亚奇,显然是最有潜力的“金花骨朵”之一。沃兹很早就被誉为“小辛吉斯”,那是因为她的甜美笑容与“瑞士公主”有得一比。随着成绩和世界排名稳步提升,沃兹逐渐受到球迷和赞助商的青睐,特别在她公布一组令人惊艳的艺术照后,更是在球迷中赢得了“丹麦甜心”的美名。去年她就顶替了另一位著名的网坛美少女基里连科,成为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御用代言人,穿上了巡回赛中最昂贵的时装化品牌球衣。

  除沃兹尼亚奇外,阿扎伦卡、大邦达连科等美少女也是逐渐走红。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