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场馆务实惠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广州亚运场馆务实惠民

2010年11月01日 10:5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广州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亚运会是广州向世界展示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而亚运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最直观载体。目前,70个装扮一新的亚运体育场馆已全面准备就绪,运行团队已进入实战状态,将在11月5日后正式对各运动队开放训练。

  在场馆建设者的心中,15天的亚运会比赛并非场馆建设的最终目标,让高标准、高质量的亚运场馆为民所用,才是场馆建设的首要出发点。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节能技术的应用、周边设施的完善、全民健身的需要、体育强市的建设,这些亚运场馆将成为“后亚运”时代宝贵的公共财富。

  高标准建设新场馆

  10月29日,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体操馆开了一个7号门,循门而入,只见广东省体操队的男队员们正在这里训练。场馆内,蓝、橙、桃红等颜色将运动员区、技术官员区、观众区分隔;比赛区,崭新的器材、明亮的灯光,让人眼前一亮。场馆运行团队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完全建成,人员也全部到位,随时可以投入正式比赛。”

  广州亚运会共使用70个体育场馆,包括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这些场馆主要分布在广州市,还有4个场馆分别设置在佛山、东莞、汕尾。新建的广州亚运城,集中了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和主媒体中心等主要配套设施。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是12个新建场馆中最大的一个,总建筑面积65315平方米,号称广州“亚运第一馆”。这座世界级的建筑是由本地设计团队所设计,高低错落的三座场馆通过屋顶连成一体,在国内尚属首创。

  值得一提的是,亚运场馆不仅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过硬,还嵌入了自然通风、采光设计,综合应用太阳能及水源热泵新能源、分质供水、雨水综合利用、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等工程技术,建筑总体节能达到65%以上。

  升级扮靓老场馆

  当走进1987年建成、承办过多项大型赛事的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时,却丝毫感觉不到老旧落后。原来,为满足亚运会足球比赛需要,这里从2008年12月起进行了历时1年零9个月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体育场座位为54445个;东、西看台上加装了全新的钢结构雨棚,雨棚上沿还安装了带状比赛灯光,下沿安装了大功率音响;南看台装上了彩色电视屏幕显示系统……”场馆负责人如数家珍地介绍。

  像天河体育场一样,广州亚运会使用的其余58个场馆,都是由老馆升级改造而成。广州践行节俭办亚运的宗旨,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改造已有场馆,减少了新建和改建场馆的数量,节省了大量投资。改造后的老场馆各项指标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了举办亚运会的标准。

  “60高龄”的越秀山体育场重新粉刷,改造了贵宾席以及电视显示屏;用于羽毛球比赛的天河体育馆在通向内场的入口加装屏风,在观众入口加装双层门帘,还安装了全新的灯效系统……

  以民为本用场馆

  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长万庆良介绍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场馆建设、场馆维护方面的投入达63亿元。如何把场馆赛时使用和赛后利用完美结合,考验着举办者的眼光和智慧。而广州市巧打场馆建设的算盘,变低效投入为务实利民、变短期行为为长期效应,一次性投入的63亿元不仅着眼于亚运一时,更服务于今后的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市建设。

  早在场馆动工建设前,广州就确定了“因地制宜、分散建设”的场馆建设原则,体育设施丰富的区域以改造为主,新建场馆主要集中在体育设施不足的区(市)或者高校,如在南沙、萝岗、从化等区市建设体育馆等。“即使不开亚运会,由于这些区体育场馆少,也是要新建场馆的,”亚组委场馆器材部部长彭高峰说,整个亚运场馆规划布局注重与城市发展和社区全民健身需要充分结合,让亚运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在这种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广州亚运会场馆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即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及花园酒店(总部酒店)周边场馆等五大场馆群,并辐射到广州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城市。亚运期间及以后,由8条线路组成的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网,将覆盖80%以上的场馆。

  “亚运会后,这些场馆都将开放为当地百姓所用,增强全民健身的功能。”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表示,“同时,政府也考虑通过合理经营,让场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彧】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