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亚运红色新贵闪亮登场 玩转“疼球”不容易

2010年11月17日 14:5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并不是每名藤球运动员都需要掌握“倒挂金钩”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广州亚运会女子比赛中首次使用的红色藤球。
AZMAN今年29岁,从18岁开始便参加比赛。曾获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男双铜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藤球,顾名思义,用藤做成的球状物,体积比排球略小,中间是镂空的,读者可以将它的玩法理解为“脚上的排球”,它最核心的游戏规则与排球类似,只是不能用手碰。

  现在比赛用的藤球已经全部改为塑料材质,它产自马来地区,盛行于东南亚的新马印尼等国。尽管读者可能觉得藤球离中国很远,但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推广藤球运动的亚洲藤球联合会主席哈利姆先生认为:“如果藤球在中国兴旺起来,它会走向全世界。”

  “更柔软,更可爱”,哈利姆先生打算把硬邦邦的藤球做得更柔软,让三四岁的小孩子触手可及,把惯常的土黄色涂成七彩,让人们对它产生视觉眷恋。女运动员首次在广州亚运会使用红色藤球,哈利姆甚至认为到2020年,藤球有望成为奥运项目。

  事实上,离广州市民更近的类似运动是毽球,如何用好除手以外的脚、腿、肩、头部位?跟随藤球强队印度尼西亚国家队,我们先来热身一下,也许某天你在商店看见这个“奇怪”的球时,一下就能知道怎么玩了。

  绝招

  藤球和广州人热爱的毽子有类似的地方。A ZM A N教我的5个基本动作全部可以用在踢毽球上,最让我叫绝的还是第三招“SEPA K SU D U (印尼语,下同)”,只要脚尖能自如控制绷直和放松的时机,可以救回好多即将落地的“死球”。A ZM A N老师说,单腿要垂直(脚尖部位也需要与腿部成一条直线伸向地面),把藤球下抛到脚尖位置,脚尖往上轻翘,藤球便随脚尖被抛起来,这个动作的要点是在脚尖的绷紧和放松上掌握好时间和节奏。

  课堂

  练习藤球有哪些基本动作?

  AZMAN老师说,非专业藤球运动员练习时要先学几个基本动作:第一是“SEPAKSILA”,即大小腿成90度横向往上踢,类似我们平时踢毽子的姿势,力度要控制好,太过用力会把藤球踢远;第二是“MEMEHA”,即大小腿成90度垂直往上踢,类似我们热身的“高抬腿”,大腿部位抬得要比胯骨稍高,这样才能保证藤球被踢得更高;第三个是上面说的“SEPAKSUDU”;第四个动作就是我怎么也无法学会的“头槌”———“KEPALA”;第五个基本动作是小腿后翻踢球,动作与第一项相似,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每名藤球运动员都要练习“倒挂金钩”吗?

  14日下午印尼队正在海珠体育中心的藤球馆训练,A ZM A N老师指着正在训练的6名队友(网的两侧分别是3名)跟 我 讲 解 ,1 1号 是“K ILLER”,身材最矮小最灵活,他们这组的三人中他负责“倒挂金钩”进攻对方,而另外两名运动员———4号和12号则主要为他做球。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定要会做“倒挂金钩”才是高手。

  体验

  今年29岁的国家队运动员AZM AN教我怎么玩藤球,5个基本动作中我根本无法学会的是“KEPALA”,也就是用头部不断往上顶藤球,犹如海豚戏球般,圆圆的藤球可以在头部自如地左右轻微转动或上下弹动。

  只见AZM AN轻松地向上抛起红蓝相间的藤球,球体在他的眉心两侧轻微摆动,他稍稍下蹲往上用力一顶,球跃起半米高后又迅速回落,“听话”地弹回他的脑门,我觉得他的头颅韧性十足。

  轮到我了,太害怕头被天降来物砸伤,我往上抛起藤球,眼看球体的下坠态势,赶紧往后躲,藤球毫无惊喜地落到地面上。好,再来一次,这回我把球往上抛了起码两米高,但最终还是跑开了,冥冥中觉得那家伙会砸伤我脑门。

  最后一次,我鼓起勇气用脑门撞球,怎么藤球落到我头上就完全失去了韧性和弹跳力?感觉球是硬硬地砸在我的脑门上,与先前两次的预想如出一辙。A ZM A N在旁边告诉我,不要用头“撞”球,而要用头“弹”球,“弹”不单是头颅的功夫,还有身体柔韧度和“轻松脚步”的配合。

  即便像AZM AN这样的专业藤球运动员,头部也要包裹一块头巾——— 可不是为了扮酷,头巾的作用是要缓冲“硬邦邦”的塑料球。难怪藤球又叫“疼球”,连联合会主席哈利姆先生都说要把藤球做得更柔软才会有中国小孩子青睐,想必他们也跟我一样害怕被这样的硬物砸伤头颅吧。 (记者张艳芬 窦俊 实习生张洁瑶 摄影刘可)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