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霍震霆:郭晶晶最优秀是运动员模范

2010年11月20日 09: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焦点对谈

  您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跳水皇后”郭晶晶颁奖,传为一段佳话。很可惜,郭晶晶缺席本届广州亚运会,您对她的“无限期休整”有何看法?

  呵呵,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我希望香港运动员以她作为模范,提高体育水平。

  您看到了开幕式上章子怡小姐的演唱,在我们印象中她是影星而不是歌手,我们觉得这很颠覆她的形象。您觉得呢?

  她是很知名的电影人,我看过她的电影,但不知道她会唱歌。我觉得不管是歌星还是运动员,大家都是为了参与广州亚运,这体现了体育的魅力。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家世显赫,连名字都英气十足很“豪门”。其实私底下的他为人十分和气。昨日上午,接受南都专访,请记者喝咖啡;知道记者不是广东人后,好脾气地配合记者说国语,尽管有点费劲和饶舌,霍震霆自嘲地说:“对我来说(国语)比说印度语还费劲。”采访中,霍震霆并不忌讳地谈起他的两位公子和郭晶晶、章子怡的绯闻,也没有回避三公子醉酒驾车的风波,采访后亦放心留下南都两位记者独自在他的花园酒店行政套房慢慢收拾摄影器材,“你们走时帮我带上门就可以了”。霍震霆的亲切一如邻家父亲。众多的职位头衔和霍家纷扰的花边新闻,都无法代表霍震霆,他人生最重要的和一直为之忙碌的关键词只有一个 “体育”。

  体育香港办不办亚运要看民意

  我觉得,体育很强调“legacy”(传奇),它最后留给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除了很好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大家对体育的爱好。一个最好的地方不一定是商业最蓬勃(的地方),而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最有文体内涵的(的地方)

  南都:香港代表团在多哈亚运会一举夺得“6金、12银、10铜”的历史佳绩,请问您对香港代表团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的表现有何期待期许?到目前为止,香港代表团取得5金,您对他们的表现满意吗?

  霍震霆:虽然体育是重在参与,但竞技体育中成绩也很重要。香港代表团这次准备得很充分,而且,广州几乎可以说是我们的主场了。目前我很满意他们的表现,等到亚运结束后会再作总结。

  南都:目前香港运动员有什么福利和保障?

  霍震霆:香港和内地的体育体制不一样,在香港当运动员很不容易,很多运动员都是兼职的。并且,众所周知运动员生涯很短暂,运动员会面对家庭压力和退役后的就业困难。我们正寻求不同渠道,譬如由政府、企业、学校提供帮助,让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我希望通过世界性体育盛会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对运动员的焦点)不应该只是两三个星期的比赛期间。

  南都: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榜第一位的佳绩,这次广州又争取到举办亚运的机会,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上表现持续优异,毫无悬念肯定是奖牌榜的第一位,在取得这么多成就之后,您觉得中国体育在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应该作怎样的转变?

  霍震霆:我觉得大型体育盛事,最大的价值在于带动这个地方的发展。欧美100多年来投放了很多资源发展体育,所以他们现在有浓厚的体育文化。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仍在以生活温饱为主要目标。当时体育可能只是“玩”,你的妈妈听说你喜欢打球,想向这方面发展,都会觉得有一点点(不现实)。直到80年代,中国代表团第一次拿到奥运金牌(霍震霆指着南都记者说:你们这些80后,是肯定不知道这个的啦 ),再到北京奥运会,拿到历史上最多的奥运金牌。这就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发展过程。

  我觉得,体育很强调“legacy”(传奇),它最后留给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除了很好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大家对体育的爱好。一个最好的地方不一定是商业最蓬勃(的地方),而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最有文体内涵的(的地方)。我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形式。

  南都:香港去年成功举办了东亚运动会,请问香港有考虑申办亚运会吗?香港社会对申办亚运的支持度有多高?

  霍震霆:香港回归十几年了,先是北京奥运让我们分办马术项目,后来又成功举办了东亚运动会。提出来办东亚运动会的时候刚好是SA R S期间,是香港最困难的时间。当时政府批给我们的资源也不多,但最后可以说是举办了不错的东亚(会),最重要的社会反应很不错。如果香港办亚运的话,我提出一个看法,办亚运不应只是体育界或政府的,应该是整个社会都参与。在明年2月底,我们会在香港做一个社会咨询,希望得到一个社会共识,我们再决定是否正式提出来申办亚运。看看明年2月底的咨询结果怎么样吧。

  南都:在目前的中国体育界普遍存在“崇尚金牌”、“唯金牌论”的现象,大家的焦点都放在金牌选手上,不太关注银牌和铜牌或其他选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霍震霆:我觉得我们应该看重的是,怎么加强全民体育。生活都已经很富足了,大家应该参与体育锻炼去加强健康,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体育不只是为了拿奖牌,更是为了参与,上场的时候全力以赴,平等竞赛。团体赢得奖牌时,没有人说(这个荣誉)是我个人的,大家都知道是团体的荣耀。体育表面可能听起来很空泛,但(精髓)是年轻人去发展体育精神。

  广州广州终于有一个地标了

  我昨天和亚奥理事会会长一起吃饭,他以前只去过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最早通商的、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的广州,很多外国年轻人却不知道。现在终于可以给外国人一个机会看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的广州的全新面貌

  南都:广州因为亚运会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风景线,例如广州塔、广州歌剧院、广东博物馆等,您曾经参观过吗?若已参观过,感觉如何?若未参观过,有前去游览的计划吗?

  霍震霆:广州拿到举办权后有约7年的时间准备,投入了很庞大的资金,包括刚才你谈到的地标。以前大家聊起广州,都觉得广州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地标。你看,巴黎有埃菲尔铁塔,北京以前地标是长城,现在是鸟巢了。而广州也终于有一个新的地标了。我昨天和亚奥理事会会长一起吃饭,他以前只去过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最早通商的、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的广州,很多外国年轻人却不知道。现在终于可以给外国人一个机会看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的广州的全新面貌。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契机,让广州人对自己的地方了解更多,为广州感动自豪。再有,影响最大的是广州人的精神面貌。志愿者笑容很灿烂,很有礼貌,这些比地标更重要。我希望高水平运动会可以留给广州一些永远的印记。最难得是全世界的来宾和广州人民共聚一堂,气氛像过年一样,很热闹,亚运就像一个“Com e out party”。

  南都:您看了广州亚运的开幕式,觉得哪个环节最有创意?

  霍震霆:运动会开幕式我看得很多了,这次很难得,二十几位国际奥委会的委员都来观看了,也表示广州亚运开幕式对他们影响很大。北京奥运开幕式和广州亚运开幕式都展现了外国很难超越的高水平,但又有很强的对比。北京的是很宏大很有霸气,而广州的特点是在海心沙岛上举办,我觉得是很大的(创新)。场地小一点、亲切一点,强调了水、花、灯光,反映岭南文化,我觉得这个很有特点。亚奥理事会会长也对我说“已经达到奥运的水平了”。

  家庭“人一生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谈到霍家的下一代 老大(霍启刚)现在是中国香港体操总会会长,香港奥委会的副秘书长。老二(霍启山)对足球很感兴趣,现在担任香港小型足球总会会长。总的来说他们对体育都很有热情

  南都:您看到了开幕式上章子怡小姐的演唱,在我们印象中她是影星而不是歌手,我们觉得这很颠覆她的形象。您觉得呢?

  霍震霆:她是很知名的电影人,我看过她的电影,但不知道她会唱歌。我觉得不管是歌星还是运动员,大家都是为了参与广州亚运,这体现了体育的魅力。

  南都:您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跳水皇后”郭晶晶颁奖,传为一段佳话。很可惜,郭晶晶缺席本届广州亚运会,您对她的“无限期休整”有何看法?

  霍震霆:呵呵,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我希望香港运动员以她作为模范,提高体育水平。

  南都:近日您出任澳博执行董事的原因和目标是什么?令尊霍英东先生当年退出澳门博彩公司,如今你在澳门博彩业担任要职,与令尊当年的决定是否背道而驰?

  霍震霆:我父亲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他很感激国家给他机会参与国家的建设,他花了很多金钱和时间在内地参加改革开放。而我觉得澳门近年来发展不大,但未来澳门如果朝多元化发展,一定可以发展得很好。我希望可以累积一点点这方面的经验,志在参与。

  南都:您在澳博会里主要负责什么职务?

  霍震霆:我主要是“听多一点,讲少一点”。港澳都回归了祖国,而中国未来发展主力是珠江三角洲。现在交通已经很方便,我希望三地可以加强合作,同时发挥港澳一国两制体制的优势。

  南都:同时担任香港奥委会的主席、澳博执行董事,还要管理霍氏家族的产业,您怎么分配时间呢?

  霍震霆:下一步就交给年轻人,我们已经跟运动员(接力)一样,交棒了。

  南都:您的三公子霍启人没有参加广州亚运火炬接力,是不是因为他醉酒及危险驾驶被判160小时社会服务令的关系?

  霍震霆:我带他来看了开幕式。我呼吁年轻人最好不要酒后驾车。

  南都:霍氏家族对中国体育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也是令尊霍老先生一生奋斗的信念,请问您的公子们会继续承继这个家族传统吗?

  霍震霆:谈到霍家的下一代,我当然希望他们继续为体育事业作贡献。事实上他们都做过体育赛事的志愿者,也很喜欢看体育比赛。老大(霍启刚)现在是中国香港体操总会会长、香港奥委会的副秘书长。老二(霍启山)对足球很感兴趣,现在担任香港小型足球总会会长。总的来说他们对体育都很有热情。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唐薇 实习生 冯兆音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昆】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