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南方日报:运动无贵贱之分

2010年11月24日 15:5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方日报评论员

  广州亚运会史上设项最多,除28个奥运项目外,还有14个具有亚洲特点的非奥运项目。然而,这些非奥项目一般都受到经费、训练场所、人才资源的制约,大众基础不一,它们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还是有被边缘化的可能?而且亚奥理事会早在去年就通过决议,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将采取“28+X”的方式,最多不能超过35个,其中“X”的部分为非奥运项目。如此一来,这些非奥,甚至“非亚”的项目路在何方就更是未知数。

  透过亚运会的非奥运项目,我们能看到亚洲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姿和独特风采。卡巴迪在南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印度,板球享有国球的待遇,一个顶级板球运动员的年收入达到20多万美元;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藤球,跟中国古代的蹴鞠十分相似,融合了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的技术特点……然而,“举国体制”之外非奥项目的职业化诉求,却屡屡显得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除了像台球这种出生于草根运动,又因大师杯、中国巡回赛等高水平赛事的举办,而涌现了丁俊晖、潘晓婷等明星选手广受关注之外,我国一些非奥项目走得可谓步履蹒跚,运动队被迫解散或者转变为民间性质,受欢迎程度再高,也只能长期被排斥于主流体系之外。

  在亚运会保龄球女子双人赛三四名决赛中,中国队张玉红和杨穗玲获得铜牌,创造了中国在亚运会保龄球项目上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可领队崔伟红在赛后含泪表示,虽然铜牌已是历史性突破,但队内没有钱举行任何庆祝活动。这支“史上最穷的国家队”每年得到的拨款经费不到200万人民币,只相当于其他奥运项目队的零头,连队服都是25元的廉价T恤,每次外出比赛都是三四人住一个标间,教练和队员拼房,大家甚至经常一起打地铺睡。在这些坚持于梦想的队员中,有休学一年的,有耽误生意的,有辞去工作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源于那份对保龄球最淳朴的热爱与执着。根据推算,一位现役国脚的年薪可以养3支保龄球队,真不知道那些国奥队员看到这些投入与成果的差距,脸上是否会热得发烫。

  运动本无高下贵贱之分,只有热爱与否,但如此体制之下却注定了厚此薄彼,因为心中拥有功利且不灭的金牌梦。男子体操国家队近年来在抓团队的优先思路下,战略性地放弃了跳马单项,导致该项目中在继李小鹏退役后持续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也是本届亚运男子体操比赛中中国队唯一旁落的金牌。在金牌最大化的考量下,连奥运项目都可让路,那保龄球这些不沾“奥运”边的项目一年200万的经费又有什么可稀奇的?

  然而,体育强国如果没有非奥项目,如果没有全民体育普及与发展,一切注定是空想。本届亚运会的所有非奥运项目中,中国除了卡巴迪之外全部组队参赛,但毫无疑问,缺乏大众基础的项目很可能在亚运会短暂绽放后遭遇“倒春寒”。由其他项目临时“改行”的中国板球队员拼搏精神可嘉,但亚运板球赛场依然冷冷清清。就像一位印度板球专家评论的,“(中国)连最基本的板球氛围都没有……如果只是为了打亚运会的话,意义并不大”。无疑,金牌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牢牢掌控住运动员、教练员的心,同时也主宰着一项运动的兴衰成败。

  亚运开赛以来,中国队如风卷残云般将大部分金牌收入囊中,但我国人均健身活动支出却低得可怜,“健康寿命”排名仅列全球第81位。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体育特殊的举国体制以及奥运战略带来的偏颇,唯“金牌”马首是瞻背后的痛楚?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