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从广州看伦敦:中国军团“半江瑟瑟半江红”

2010年11月27日 17: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27日,中国飞毛腿名将周春秀以2小时25分00秒的赛季最佳成绩,夺得广州亚运会女子马拉松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朱晓琳获得银牌,朝鲜选手金琴玉得到铜牌。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中新社广州11月27日电 题:从广州看伦敦:中国军团“半江瑟瑟半江红”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第16届亚运会27日在广州闭幕,中国代表团不仅再次巩固了亚洲体坛霸主地位,而且以199枚金牌数创造了亚运史上的金牌总数新高。

  但亚运会只是一次“中考”,真正的“大考”将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从广州看伦敦,中国军团有喜有忧。

  新秀出彩,中国收获伦敦奥运希望

  一批新人表现抢眼,成为中国军团在本届亚运会上的最大亮点。体操小将眭禄和游泳小花唐奕均以4枚金牌数成为中国军团的“多金王”。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不满19岁的孙杨打破亚洲纪录,他的成绩距世界纪录不足一秒,其金牌堪称中国军团中含金量最高的一枚。

  在中国代表团的199枚金牌中,有127枚由第一次参加综合性运动会的年轻选手获得。王适娴(羽毛球女单冠军)、李哲思(游泳2金)、李玄旭(游泳1金)、胡亚丹、何敏(跳水1金)、丁宁、刘诗雯(乒乓球女团冠军成员)、杨哲(男子举重105公斤金牌)……这些来自不同项目的小将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90后”,她们中的不少人都将肩负伦敦奥运重任,并成为中国体坛未来中坚。

  优势恒“优”,仍是伦敦奥运主要夺金点

  在本届亚运会上,乒乓球、跳水、体操、羽毛球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仍有上佳表现,其中有“梦之队”之称中国跳水和中国乒乓球都上演金牌了大包揽,体操席卷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13枚,追平历史最佳战绩。

  中国枪手的21枚金牌虽然不如上届的27枚,但仍然在亚洲各国中遥遥领先;在代表了世界水平的羽毛球赛事中,中国队也获得了全部7枚金牌中的5枚;中国举重队也以超过半数(8枚)的金牌成为最大赢家,其中女力士李萍成为本届亚运会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选手。

  除了柔道、击剑之外,中国军团在优势项目上的表现相对稳定,这些项目也将是其在伦敦奥运会上最主要的夺金点。

  多数金牌含金量不高,广州给伦敦敲响警钟。

  199枚金牌虽然再次证明了中国体育在亚洲的绝对实力,但整体水平不高使大部分金牌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中国游泳获得了创造历史的24枚金牌,但除了少数项目有所突破外,绝大多数成绩差强人意。此外,日本队状态不佳,也在无形中成全了中国队。

  田径赛场,刘翔的王者回归并不能“一俊遮百丑”。男子100米,新“飞人”劳义虽然为中国田径实现了突破,但其成绩却名列历届亚洲飞人中的倒数第二名。其他中国选手的金牌成绩,在世界大赛上均难有太大竞争力。

  射击赛场唯一打破的一个亚洲纪录,是非奥项目的男子10米移动靶。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坦承:“很多人在亚运会上打出了国内城运会的水平。”

  除李萍两度打破世界纪录外,举重冠军的成绩也多与个人最好成绩有一段距离。

  三大球起色不大,中国体育恐失“人气”

  本届亚运会,也被认为是低谷中的中国三大球的“救赎”之战,遗憾的是,在本届亚运会上,多数队伍未能让人感受复兴之势。

  似乎永远处于低谷的中国男足低迷依旧,他们以0:3完败韩国队止步16强。在少帅李霄鹏执掌教鞭后,中国女足有所起色,但第四名也是这支曾获奥运会和世界杯双料亚军的荣誉之师在亚运会上的最差成绩。

  在北京奥运会上以第五名取得历史突破的中国男排,又一次在家门口的大赛中给人以“意外”——无缘四强,中国男排也创造了亚运最差战绩。

  中国男篮成功卫冕,更像是老将王治郅的辉煌绝唱。正是他多次力挽狂澜,中国队才能在淘汰赛中涉险晋级,并最终夺冠。但在姚明、王治郅都行将退役之际,谁来扛起中国男篮大旗?中国女篮蝉联冠军,但亚洲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支目前仍然处于青黄不接状态的队伍在奥运会上的竞争力值得怀疑。

  在三大球中表现最好的当属中国女排,她们在决赛中逆转韩国,让人依稀看见老女排的身影。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固然可嘉,但形成如此被动的局面却是因为实力的严重滑坡。

  得田径者得天下,失游泳者失半壁。作为最有群众基础、最受观众关注和喜爱的三大球项目如果难以振兴,中国体育流失的则是人气和民心。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