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天津0-1负韩国浦项制铁 拼全力仍被零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亚冠:天津0-1负韩国浦项制铁 拼全力仍被零封
2009年04月09日 08:00 来源:城市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0∶1输给浦项制铁,泰达队的亚冠小组出线之路已经变得十分艰难,球队正在为首次参加亚冠缴纳必要的学费。不过在回到酒店后,不少球员对于输球并不服气,王新欣一直在喃喃地表示:“其实就是一次失误而已,我们同样有机会。”两周后,泰达将回到主场迎战浦项制铁,没有登场的王霄坚定地表示:“到时我们肯定能凑齐全部主力了,力争在主场拿下浦项。”

  -最大敌人非伤病

  赛后回到酒店,左树声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水,望着袅袅升起的热气,他开始回味刚才的比赛。“我们已经参加了两场亚冠比赛,不过队员们整个上半时还是显得很紧张,这让我很意外。”左树声表示。

  左树声很清楚输掉这场比赛的后果,不过这场比赛他遇到的困难也是最多的。当赛前确认王霄肯定无法登场后,左树声只能起用何杨,再加上顶替曹阳的白毅,整条后防线更换了一半。全场比赛,左树声表面上显得很平静,但是他内心其实很忐忑,但当他赛后回顾比赛的时候突然发现,球队这场比赛暴露的一个问题远远比两名主力无法登场更可怕。比赛结束后,俱乐部负责人对于球员们的状态显得很诧异,“上半时王新欣和蒿俊闵都有带球被断的场面,明显节奏上无法跟上人家,这不是真正的泰达队,球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赛后发布会上,左树声将原因归结到了精神方面,“球员们明显放不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失误,这需要我们回去总结。”事实上,当赛后冷静回顾比赛的时候就会发现,泰达队正在品尝双线作战所带来的后果。

  赛前球队和媒体最不放心的两位替补球员恰恰是表现最稳健的,何杨和白毅并没有给球队带来隐患,相反一些主力球员则表现得有些过于平淡。下半时最后阶段,谭望嵩和凯莱在助攻后根本没有全速回来防守,凯莱甚至一度站在中场等待反击的机会。加盟泰达队之前,托马西的年龄和体力一度被认为无法适应中超联赛,但表现最出色的恰恰是这位昔日意甲大牌,终场前他还在攻防两端拼命地拼抢。对于托马西的表现,杨君这样表示:“这场比赛对于双方的体能消耗都很大,托马西能够坚持到比赛最后还在往返奔跑,实在很不容易。”

  对于这样的赞誉,托马西本人则明确指出:“我的表现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整支球队的表现。其实,每个人都要担负很大责任,希望充满责任的不仅仅是我自己。”尽管左树声赛后坦言满意全队的表现,但是个别球员的斗志显然存在问题。甚至托马西也拿何杨的例子来激励球队:“何杨在比赛中发挥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在场上充满斗志,这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回到主场再报仇

  晚餐的时候,俱乐部官员和教练组坐在了一起,共同来分析这场比赛存在的问题。在回到酒店后,球员们第一时间就跑到网吧区,当知道了川崎5∶0大胜中央海岸后,大家的心情似乎沉到了谷底。俱乐部官员显然明白大家的心态,因此在餐桌上反复和教练组布置,亚冠对于泰达队还没有结束,剩下的比赛,尤其是接下来的两个主场,球队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放弃。

  杨君首次佩戴队长袖标出场,他赛后这样鼓励队友们:“亚冠3个对手我们都碰过了,其实每个对手的实力都相差不多。高水平比赛比的还是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我们在主场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出线形势还很难预料。”当问及两周后和浦项之战的目标时,新队长这样表态:“取胜!别无退路!”托马西代表罗马参加过欧冠比赛,对于这种淘汰赛的赛制,他具备了足够的经验。谈及泰达亚冠前景的时候,托马西理性地分析:“我们实力上和其他3个对手还是具备竞争能力的,尽管我们输了两场比赛,但水平上没有太大差距。”托马西指出,在川崎大比分战胜中央海岸后,泰达队的出现几率变得很小了。不过托马西还是表示:“我们后面还有比赛,尤其两个主场比赛都存在机会。到了客场对阵中央海岸的时候,我想到时候形势已经比较明朗了。只要还有一线机会,我们就要去争取。”

  按照计划,泰达队将在今天回国,由于本周还有联赛的考验,泰达队将马不停蹄地赶赴长沙。对于浦项这个对手,左树声表示:“回去以后要认真总结,对手实力尽管很强,但是我们在门前也有机会,肯定要抓住主场机会,力争战胜对手。”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