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燃情冰雪】东北大学研发旱雪着陆坡装置 助力冬奥项目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5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一套被冬奥健儿称作“旱雪魔毯”的装置,解决了运动员在非雪季无法进行训练的难题。其中,构成“旱雪魔毯”的重要组成部分——旱雪着陆坡,由东北大学力学系攻关小组研发。项目负责人李东教授介绍,旱雪着陆坡,是一种新型高仿雪 复合结构 着陆缓冲区域,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在非雪季进行着陆训练时,产生与在雪上落地时近似相同的感受。近日,记者来到东北大学探访了这支科研团队。

  【解说】旱雪着陆坡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的一部分。李东告诉记者,刚接到项目时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同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力学系主任 李东

  所谓激动,就是因为我们参与到了2022冬奥会的筹备或者训练,我们也能尽一份力。复杂和压力来自于我们目前对于这种旱雪着陆坡的设计参考的这些文献,包括前期的基础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说我们得从零开始。

  【解说】李东告诉记者,过去,运动员在非雪季进行着陆训练都是跳进水池里,无法对着陆的平稳性进行练习,这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比赛时的分数与成败,而旱雪着陆坡的研发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问题。

  【同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力学系主任 李东

  现在我们是用旱雪代替了水池,那么旱雪跟真实雪的相似度很高,就起到了运动员的一个真实训练的效果,那么会提高他们的落地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解说】实际上,早在2020年雪季,李东所负责的科研团队就已经开始进行项目的研究。为了研究雪的性能,使旱雪最大程度接近真实雪的感受,科研团队将实验室搬到了户外,在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内,开展了人造雪压缩、重锤、仿真假人冲击弹射等多个实验。在经历上千次的实验,通过反复试错、对比、调整与优化后,科研团队逐渐掌握了“雪的力量”。

  【同期】东北大学讲师 力学系副主任 池维超

  我身边的这台仪器,就是在准静态的条件下去测量真实雪的本构关系的仪器,这两个压头,在实验当中就缓慢地对雪进行压缩,去测量到雪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一个关系,从而用这个曲线去指导我们的这个旱雪着陆坡的一个结构设计。

  【同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力学系主任 李东

  因为我们主要是填补了这个夏季训练,落地的这一部分的空白。我们投入了很多的时间专门研究雪,和我们旱雪之间的力学性能关系,让运动员落地之后的感受,跟真实雪尽量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夏季的训练跟冬季的训练就会很融合。

  【解说】李东介绍,研发完成后的旱雪着陆坡装置,于2021年在河北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雪上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在旱雪着陆坡上进行了夏季训练和热身赛。

  【同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力学系主任 李东

  我们最重视的还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这种反馈和体验,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项目执行期间,与国家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包括线上线下的这种交流。最终运动员反馈和教练员反馈都是非常好的,在技术层面上我们也达到了我们所谓90%相似度的指标。

  【解说】冬奥会上,由沈阳体育学院自主培养的运动员们,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收获了两金一银的傲人成绩。李东表示,旱雪着陆坡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自己也非常高兴能够作为参与者助力冬奥项目的发展。

  【同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力学系主任 李东

  当时看到这个成绩我们非常激动,包括家人也好,朋友也好,都会给我发来微信祝贺这个项目(取得好成绩),毕竟我们确实为冬奥会的优异成绩也尽了一份自己的力。

  王艺霖 沈阳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