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线三场无进球 高洪波无奈国足穿新鞋走老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锋线三场无进球 高洪波无奈国足穿新鞋走老路
2009年09月10日 14: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一场在马来西亚战平该国国奥队的热身赛首发阵容中,只有荣昊、杜威、杨昊、曲波4个人在今晚国足主场迎战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中首发——这证明经过了前三期的集训,高帅的国家队从第四期开始逐渐形成了主力框架。

  高洪波赛后对0∶0的比分表示“有些遗憾”,但他认为,这场比赛已经达到了目的。更重要的是,场上球员的表现非常团结,“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和前面几场热身赛相比,现在球员对战术要求的适应度提高了。”

  但这个包含了冯潇霆、万厚良和周海滨三大主力的首发框架仍然令人难以满意。在面对从非洲赶到哈尔滨仅1天,且多半主力留在欧洲没有随队效力的塞内加尔队时,国足并没有在中场展示出相应的控制能力,而锋线射手无论是郜林、曲波还是姜宁,都有丧失进球机会的表现——事实上,国家队的射手们已经连续3场没有进球了。

  因此,8场热身赛打完,球迷没有看到高洪波上任初期所描绘的美好前景。如果把“打进2014年世界杯”当做终极目标的话,从目前这支国家队的水平看,恐怕又是一个遥远的期待了。比如在平德国、胜伊朗的良好开端过后,国足的热身战绩出现了下降趋势,特别是上一期飞行集训,连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与对手打平,也说明国足球员在联赛后段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疲劳期。

  另外值得商榷的是几场热身赛的对手安排。7月,国足在主场打了巴勒斯坦队和吉尔吉斯斯坦队,8月则连打新加坡队和马来西亚队两个客场,9月,联赛进入收官阶段,国足球员还要应付塞内加尔队和博茨瓦纳队,而今晚国足球员的整体表现,更足以证明这场热身赛的“不合时宜”。

  这也是主帅高洪波最大的无奈:国家队的热身赛事宜已经由中国足协的福特宝公司承包,高洪波也只有在这些“难得的”比赛中一遍又一遍按照心中的标准去检验阵型。

  “现在是最考验高洪波耐心的时候,特别是看上去有些低谷的时候。”原国家队教练金志扬评价说,“我认为在高洪波心里已经有固定的主力阵容了,但是一支球队不可能只靠主力踢球,以前中国队吃的很多亏,都在于主力因伤病或停赛时,替补队员的水平达不到比赛的要求。所以,高洪波现在锻炼替补球员的做法可以理解。”

  高洪波上任后,四期集训总共征召球员46名,虽然在人数上远远不能和当初朱广沪执教国家队时上百人先后参加集训相比,但高洪波早在第二期集训时就明确表示,国家队“不是培养球员的地方,没有考察队员的时间”。

  “教练组会观看每一轮联赛,然后把符合国家队要求且发挥稳定的球员选到国家集训队,让他们接受和适应国家队的战术。”高洪波说,“只要球员按照教练组的要求比赛,就一定会有提高。”

  不过事实上,球员们的实际水平逼迫着教练组不得不降低标准。以这场对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为例,下半场球员体力下降时,高洪波所要求的中场过渡场面很难出现,国足又走上了后卫长传组织进攻的老路。

  在11月14日前往贝鲁特挑战黎巴嫩队的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关键战之前,高洪波只剩下最后一场友谊赛——本月3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迎战博茨瓦纳队。按照惯例,中国队会排出亚洲杯的主力阵容进行最后的磨合,但从8场热身赛的情况来看,国足想要靠一场顺畅的胜利找到信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实际上,教练组也想根据第一场热身赛就确定主力阵容,然后再沿用下来,但客观条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国家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是海外球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球队磨合,另外教练组也耽心,早早定下主力阵容后,有的队员就没有竞争意识了。”

  据记者了解,教练组之所以迟迟无法确定主力阵容,除海外球员在时间上无法把握主动之外,还和球员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关。

  “传球不到位和停球失误的问题在训练中还有不少。”工作人员说,“比如说,有一个位置,3场热身赛用了3个球员,但效果都差不多,都不是很理想,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

  由于中国足协痛下决心吸取教训,今年不再组织国家队长期集训,因此,目前国家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在热身赛前安排二三节训练课,而球员从各个俱乐部集中后难以达到最佳状态,也是摆在教练组面前的难题之一。

  “不搞长期集训是大势所趋,但我们的球员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金志扬说,“俱乐部的训练、比赛和国家队比赛很不一样,球员必须加强自我调整能力。”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