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烂队”选秀进行时 篮网必摘准状元沃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NBA“烂队”选秀进行时 篮网必摘准状元沃尔
2010年04月07日 11:09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杜克大学在昨天的NCAA(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决赛中以61比59战胜巴特勒大学,传统意义上的“疯狂三月”也终于结束。2个月后,这帮代表着美国大学篮球最高水平的球员将迎来更疯狂的时期--NBA选秀。本赛季最烂的网队和森林狼几乎稳获状元、榜眼签位,他们又会让谁成为下一个巨星?

  杜克悲剧

  状元不在冠军球队

  【在杜克大学欢庆夺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剧:在他们辉煌的大学历史上,只有艾尔顿·布兰德一个人拥有过状元身份。】

  事实上,这届NCAA精英四强被喻为史上最无噱头的四强赛,因为约翰·沃尔、埃文·特纳以及威利斯·约翰逊这些大学超级明星所在的球队早就被淘汰出局,而北卡、UCLA、康大等赫赫有名的球队甚至连锦标赛资格都没有。

  杜克大学凭借整体实力和防守赢得了冠军,但如果他的5名主力都参加选秀,恐怕只有大四的小前锋辛格勒能够在第一轮的末尾赢得一个位置。所以,除了四年级学生外,杜克集体缺席选秀或许是个最好的决定。包括决赛惜败的黑马巴特勒大学,专家也认为没人能够赢得乐透区的签位。

  在杜克大学4次夺冠的球队中,只有一个NBA状元秀和一个探花秀。队史上赫赫有名的巴蒂尔、布泽尔、格兰特·希尔、艾尔顿·布兰德虽在NBA也有一席之地,但始终难成大器。这就是NBA最负盛名的杜克大学的悲剧。

  冠军魔咒

  夺冠球员难得善终

  【NCAA是由全美国千百所大专院校参与结盟的一个协会,通常是指美国第一区大学篮球赛。想要打球的学生,平均成绩必须在2.0以上,只要一门不及格,则不得出赛。NCAA是NBA的重要人才基地,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有太多夺冠球队的球员在加入NBA后,却以悲剧收场。】

  2006年和2007年两连冠的佛罗里达大学队,首发5虎只有诺阿和霍福德在NBA混出了名堂。当年的状元秀是亚军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奥登,但即便是奥登,目前也因为伤病频繁无所作为。2004年的奥卡福代表康大夺冠,选秀时却输给了高中生霍华德,如今的表现也和霍华德相差甚远。

  唯一的例外是乔丹,1982年为北卡夺得第一个NCAA冠军后,开创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辉煌,也为北卡树立了极好的名声。目前炙手可热的大学冠军球员只有“小甜瓜”安东尼,2003年他以大二学生身份率领雪城大学称王。但普遍认为,如果“小皇帝”詹姆斯进了大学,安冬尼肯定拿不到冠军。

  个人能力出色却无法赢得大学冠军,但大学冠军的球员却不能在NBA善始善终。这就是NCAA的冠军魔咒。

  状元签位

  网队铁定要拿沃尔

  【本赛季网队打出常规赛最差战绩几乎是板上钉钉了,意味着他们在6月的选秀大会上拥有四分之一的机会抽中状元。普遍认为,下赛季的状元秀非肯塔基的三年级控卫约翰·沃尔莫属。】

  在最新一期ESPN的选秀预测榜中,网队以25%、森林狼以19.9%、活塞以12.1%的几率分别抽中前三个签位。在下届新秀不太出色的情况下,肯塔基的约翰·沃尔、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埃文·特纳以及雪城大学的韦斯利·约翰逊被认为是选秀的前三甲。

  约翰·沃尔几乎是毫无争议的状元秀。虽然肯塔基止步四强,但沃尔场均贡献15.4分、7.2次助攻和4个篮板,被喻为德里克·罗斯和克里斯·保罗的混合体。网队为了得到他,并为他腾挪位置,不惜将德文·哈里斯送走。约翰·沃尔具有成就大业的潜力,也是吸引詹姆斯加盟的筹码。当然,不少专家们也看好埃文·特纳这个身高2米03的得分后卫,锦标赛20.3分、9.2篮板外加5.9助攻的数据让他进入NBA就会成为核心培养。

  火箭预测

  十三位:诺小天王

  【火箭基本上无缘前三甲。他们只有0.6%的机会抽到状元、不到1%的机会抽榜眼,1%的机会抽探花。】

  历史上火箭不乏幸运的时候,但这一次要重演2002年以8.9%的机会抽中状元签并拿下姚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总经理莫雷也认为,本届美国新秀并不出色,应该把眼光放在欧洲。

  根据ESPN近几期的排名,火箭最终排到乐透区的第12位和第13位的可能性最大。休斯敦媒体率先曝光了火箭的心仪人选,是来自捷克的20岁前锋维塞利。这个身高2米11的年轻人有着一手出色的投篮技术,在欧洲被誉为“小诺维茨基”,而且比诺维茨基更能跳、更能扣,防守意识和盖帽能力也比诺维茨基出色。火箭在这个夏天并不准备大手笔换血的情况下,选秀是否成功对他们的赛季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