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四川围棋路漫漫其修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成都日报:四川围棋路漫漫其修远
2010年05月12日 11:41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得我是从古灵益打上围棋段位开始采访围棋的,那是2002年夏天。采访了这么多年,棋城人才就断档了这么多年。几乎每年都要喊一次“下一个古灵益在哪里”。这么多年来,依然没有答案,现在也看不到答案。

  走职业围棋之路是需要下决心的,尤其是现在的定段放开了年龄限制,25岁以下都有机会打上段位,于是孩子们就多了选择,甚至可以读完大学再来定段。这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更为不利,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把围棋当成了升学加分的手段,他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应该改变的是目前的围棋体制,正是这样的体制导致四川围棋的后备力量断层。当各地的围棋比赛都由各个俱乐部轮番举办,各个俱乐部的好苗子层出不穷时,四川的围棋市场却被成都棋院和其下属的成都棋校垄断,于是,举办比赛的是成都棋院,参加比赛的是成都棋校,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何来竞争?没有竞争又何来好苗子?成都棋院院长谢祖瑞等曾经很想改变这种体制,把棋校推向市场,但要改变实在太艰难,绝非一日之功,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独成都,其实重庆也一样,后备人才匮乏,以至于不得不对兄弟下手,挖走了才和四川签约的最年轻初段杨鼎新。这一现状也和整个西部的经济状况有关,只是重庆有个古力,加上前些年有远见地引进了周鹤洋、王檄、俞斌等棋手,所以才在围甲职业化初期取得了好成绩。其实这些年来重庆的后备问题也开始暴露,所以七冠王才总是危机不断。而娇子队的赞助也一直是围甲队伍里偏低的,这不仅使得下棋的棋手收入偏低,也导致很难引进人才。

  体制问题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只是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想想看,如果四川围棋培训中心的每个教室门口挂着“宋雪林教室”、“李亮教室”、“刘熙教室”、“唐晓宏教室”等等牌子,由这些高手独立招生、自主经营,相信全国各地的少年都会来成都学棋,那时,四川围棋的后备问题就能真正解决。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