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尊重赵本山叫老师 自曝不上春晚也可赚40亿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周立波尊重赵本山叫老师 自曝不上春晚也可赚40亿 (2)

2010年07月05日 15:19 来源:时代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周立波跟记者直言,尽管自己很喜欢“东北热”,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到东北去演出,因为东北没有他的观众,“可能东北的观众不太会明白我讲的东西,我觉得我的观众还是在上海、江浙和北京一带。”所以,今年7、8、9三个月,周立波会在江浙的15个城市进行巡演,并且会推出自己的一本书《诙星闻》。

  而说到东北,说到东北二人转,就不能不提赵本山。周立波对赵本山的评价非常高,“虽然我们的艺术观不同,但是我非常钦佩他,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农民艺术家,虽然我们还没有机会见面,但是我相信我们肯定会见面的,而且一定可以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叫他一声大哥,也会叫他一声老师。”不过,周立波也坦言,他和赵本山只会是朋友,不会在艺术上有什么合作。而且他也不会将自己的事业产业化,不想去做无限制的商业开发。

当“包工头”赚2000多万

  “如果不是因为他跑了,我也不会在5年后重返舞台。”

  是巧合?周立波与赵本山惺惺相惜,除了两人每个人都经营着各自的品牌演出外,两人财富累积的过程也颇为相同。周立波好交友,也善交友。据了解,1993年,周立波和金融界的朋友一起涉足金融业。他自己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1993年至1994年一年时间,在投融资业务上,他赚了1000万,可以说他因此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做过建材批发,做过演出承包商,在1996年创办天成装潢。“1997年最辉煌的时候,48个工地同时开工,200多个工人,一年在私装领域收入2000多万,1998年以后装修生意就不好做了,萧条了好几年,我也遇到过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周立波表示。赵本山曾自比“煤老板”,而周立波半开玩笑地称那样说的话,那几年自己绝对算“包工头”了。不过后来遇人不淑,2001年他帮一个朋友担保500万,朋友跑了,他只能替人还债,但他也不无感慨地称,“如果不是因为他跑了,我也不会在5年后重返舞台。”周立波不后悔,因为他觉得后悔不是男人干的事儿,男人应该无怨无悔。

不上春晚也可能赚40亿

  “央视的春晚我是肯定不会去的,因为我没有能力为全国观众服务。”

  2006年周立波在兰馨大剧院首演海派清口以来,周立波三个字名声大噪,和德云班主郭德纲一时瑜亮,有心者做过一项统计,周立波两个小时能让观众笑680次。这一南一北两大笑星,究竟为全国多少观众带去笑声没人能统计过来,但有一点很确定,两人都没上过央视春晚。对此,周立波也很坦然,自己是绝对不会去参加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即使邀请也不会参加。“我觉得我没有能力为全国观众服务,我还是更适合现在的表演方式,让我很放松,而且我不想让自己很累,我不会围着工作转,我希望工作围着我转。”而且据他透露《我为财狂》的全国巡演,票房一直都很不错,更有消息称,去年他的巡演收入高达4000万元,尽管对于这个数字他并没有承认,但他表示“上海的语言类节目,为什么一定要把上不上春晚作为标杆呢?既然是上海的语言类节目,自然要立足上海,上海有1800万人,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每个人都来听‘海派清口’,那就是将近40亿元收入。”

  从最初的下海经商,到如今《我为财狂》的巡演,周立波毫不避讳表现出自己的商业头脑,他告诉记者,他的这一切都是金融圈的一干朋友培养的,他一天读十几份报纸,读书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而这一切不单是为了赚钱,他觉得会理财是好事儿,会消费也是道理,因为“钱花出去了才是你的,没花出去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宏)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