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冯小刚《唐山大地震》 特效三分钟方言不地道(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揭秘冯小刚《唐山大地震》 特效三分钟方言不地道(3)

2010年07月14日 11:13 来源:城市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鸡蛋篇

地震场面仅占全片3%

  虽然,影片标榜自己为“灾难片”,并将中文名取为《唐山大地震》,但实际上讲述有关地震发生和抢救的场面并不多,这可能与编剧的原著《余震》有直接关系。所以,如果将其与去年火爆银幕并给人们制造了心理危机的进口灾难片《2012》作比较,似乎并不合适,因为根本不是一个套路。影片表现地震的特效部分仅有5分钟,而表现震后废墟清理救援的镜头也不超过10分钟,这加起来也不过15分钟的篇幅,与2小时15分钟的全片长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倒是其英文片名《After Shock》(地震之后)听上去更加贴合剧情。

唐山话像保定方言有瑕疵

  因为故事发生在唐山,为了让影片更真实,剧组要求演员必须讲方言。影片在唐山首映当天,据坐在记者身旁的经历过当年唐山大地震的何先生点评,“故事本身很真实,勾起了他们对那段时光的回忆。主演们说的‘中’,也确实是唐山话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徐帆说的方言味道有点重,太夸张了,更像是保定话。”难怪每次徐帆拉着尾音说台词,台下都会有善意的笑声,可能是让人想起了几年前她与冯巩合作的发生在保定的故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被问到谁的台词说得最好时,何先生脱口而出“儿子方达”。(赵小燕)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