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速生速朽 上海老牌节目欲做荧屏"山楂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电视相亲速生速朽 上海老牌节目欲做荧屏"山楂树"

2010年09月14日 13:48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110期5号男嘉宾和1号女嘉宾带着宝宝来祝贺《相约星期六》开播600期

  江苏卫视的 《非诚勿扰》至今仍高踞全国收视率的首位,但这档节目的后劲还有多大,谁都说不清。自广电总局抵制“三俗”以来,电视相亲类节目像生病的鱼群一样“集体死亡”。这个时候,上海本土的老牌电视相亲 《相约星期六》却大张旗鼓地举办开播600期研讨会,并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的表扬。到目前为止,《相约星期六》已让300多对男女青年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产下的“相约宝宝”也有100多个。当天,部分男女青年抱着宝宝对节目表示感谢。

  曾经也是“先锋派”

  《相约星期六》也曾经是中国电视大军中的一支先锋力量。 1998年,《相约星期六》开始了长达13年的征程。

  当节目的第一任制片杨剑芸希望说服现在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吕凉担纲男主持时,吕凉心生纳闷:怎么会有人愿意上电视谈情说爱?可事实证明,节目播出一周以后,节目组接到的热线电话超过1万个。如果说《东方时空》在当年开创了一种谈话式的新型节目,那么1998年正式开播的《相约星期六》则将谈话的内容第一次转移到以人性为命题的个人情感空间。

  当年电视湘军来沪考察,重点对象就是《快乐大转盘》和《相约星期六》,之后的湖南才出现了《玫瑰之约》。

  婚恋观在变,相信爱情不变

  坐拥本地收视平台的《相约星期六》一火就是13年,当其他兄弟省市的第一代相亲节目纷纷被形式更加新颖的新节目所取代,只有上海荧屏仍然是一家独大,一直到去年开始东方卫视才出现了一档新的相亲节目 《百里挑一》,然而在上海,《相约星期六》的垄断优势并没有因此改变。

  连续三年担任节目心理专家的李蓉发现,现在上节目的许多都是80后甚至是85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恋爱观早就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变成了“和则在一起,不和则散”,为了适应完全不同的审美要求,节目样式也从1998年时的座谈变成了如今又做游戏又请心理专家还搞密室游戏的全方位互动,但李蓉认为婚恋观虽然变化但相信爱情的信念亘古不变,是《相约星期六》能火到今天的原因。

  《山楂树之恋》VS一夜情

  不对等的还有节目样式。 《相约星期六》严格遵从服务的原则,嘉宾自网站报名,严格面试,每个嘉宾都只有一次参加节目的机会,真实性较高,至今已有300对嘉宾喜结良缘。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认为 《非诚勿扰》等新型电视相亲节目更像是一台“纯粹的展演性的娱乐节目”,嘉宾照着预定的剧本来演,甚至嘉宾本身就是演员,这令节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曾经在今年上海电视节的论坛上预言过“电视相亲不长命”的沪上名嘴曹可凡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他对两种相亲节目的看法。“《相约星期六》的婚恋观就是《山楂树之恋》,里面的嘉宾是正儿八经想谈恋爱找一个未来的。 ”这个社会虽然离婚率不断升高,一夜情、拜金主义等话题也早就被众人所熟知,但作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平台,公共电视台仍然被赋予了输出适当的价值观点的要求,这正是真实性更高、电视娱乐手法上更为保守的《相约星期六》能受到表扬的原因。

  摆脱真实还是演绎的窠臼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马仲器认为《相约星期六》应该上星,但因为种种原因,一时难以实现。在这种形势下,节目样式的推陈出新,成为《相约星期六》能否继续火下去,能否让观众的爱情重新回到“纯美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南方电视学刊》的主编黄耀华建议节目摆脱“真实还是演绎”的窠臼。他认为,婚恋节目一旦进入电视传播的环节,就不能把真实和演绎彻底的分开。与其如此不如放开手脚,在真实的基础上加入虚构元素,故意安排演员担任嘉宾,考验其他嘉宾的婚恋观,同时增加配对的变数和节目的可看性。而多位专家也提出希望引入一些社会热点的探讨,比如失婚人士、震后单身人士的专场,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其中的一些建议实际上存在着对 《非诚勿扰》的借鉴,凡事没有非黑即白,关键是拿捏有度。

  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女主持倪琳,她陪伴了《相约星期六》全部成长过程,对她来说,变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和团队相处的每一天。当着研讨会所有人的面,她表示,如果还有13年,她仍然愿意主持下去。记者 韩垒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