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揭"限广令"触发电视剧骨牌效应:制作成本将缩减

2011年12月14日 11:3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揭“限广令”触发电视剧骨牌效应:制作成本将缩减
因为便于植入广告,明年时装剧将大行其道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广电总局禁止各级电视台在每集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下称限广令)将正式实施。对于广电总局开出的这剂“猛药”,电视观众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叫好声,而业内人士则预计这一措施将触发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电视台随着利润空间的缩小而降低买剧成本,定制剧及植入广告将大行其道。更重要的是,利益分成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电视剧的制作成本逐渐缩减到理性状态,演员的天价片酬将得到抑制。

  “当今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泡沫会加速破灭!”值上周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颁奖典礼在深举办之机,记者采访了多位来深参会的业内人士。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认为,限广令对电视剧产业、对电视台的收入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这也是保证作品完整性、保证作者署名权的需要。许多业内人士更寄望,“限广令”的连锁反应将最终能让“崩盘”在即的电视剧制作生态圈回复健康有序。

  电视台损失不可避免

  早前业界已经估计过,取消电视剧中插播广告将导致一年约200亿元的广告损失。对安徽卫视、浙江卫视等中插广告吸金大户,限广令更影响巨大。据公开资料,安徽卫视2012年黄金资源广告中标金额是4.6亿元,其中“中插广告”的比例达到88%,高达4.1亿元。浙江卫视9.2亿元的广告招商,有59%的收入即5.5亿元来自“中插广告”。

  数位卫视相关负责人称,“200亿损失”的估算就算有点夸张,但利润“蛋糕”毫无疑问是变小了。“中插是收视最高、广告最贵的时段,即使广告挪到剧前和剧后、开发新的利益增长点,损失也肯定是存在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视台购销中心负责人透露,限广令导致的利益损失肯定不会转嫁给观众,只会对电视台购剧造成更大压力。“限广令可变通的空间很小。你想缩短每集时长以争取更多广告空间吧,总局又明确规定了每集‘以45分钟计’。利润一少,电视台自然不愿意多拿钱出来购片,植入广告看来是最可行的方法。”

  定制时装剧有植入广告空间将大行其道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近来看到最有可能由限广令导致的变化就是时装剧将重新占据荧屏。如安徽卫视就发布消息称,明年自制偶像剧《幸福三颗星》、《爱情正美味》、《爱情公寓3》将接连上档,整个上半年都以时装偶像剧为主,古装剧告一段落。而江苏卫视也在自制筹拍电视剧版《非诚勿扰》等多部现实题材。有知情人士分析,这也是一种对限广令的应对策略。“因为古装戏里的广告植入空间非常低,很难找到产品关联的环节。对比之下,时装偶像剧的广告植入则大有可为,汽车手机等高端产品出镜率极高。”有业内人士预测,此前一直受观众诟病的广告植入,极有可能比以前要来得更猛烈。

  “广告植入”会让绝大部分的利益分成从播出环节前移到了筹拍环节。资深制片人、深广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奔奔分析,未来定制剧将大行其道。“自制剧只能是少数一线卫视的豪赌,不是所有电视台都能吃下这样的高成本,更流行的趋势还是‘定制’。所谓定制剧,就是电视台委托影视公司制作剧集,影视公司拿制作费,版权和发行收益都归电视台,二者分成植入广告的收入。”

  徐奔奔称,“定制”是国外成熟的制播模式,大家熟悉的HBO、FOX电视台的美剧就是电视台通过招标外请影视公司制作的,由于剧集好坏直接关系到合作计划,通常质量极高。

  电视剧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对于电视剧产业链来说,此次限广令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剧作类型、制播模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它将调整当下电视剧生产的生态。

  由于大量热钱闲钱的疯狂涌入,不断被推高的制作成本像坐直升机一样不断上涨。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深圳透露,今年内地全年的电视剧产量预计高达17000集,比去年多了2000多集,可是它们之中只有三分之一能播出。他预计2012年仍是电视剧集中增长的时期,数量还会更多。“大家的投资热情很高,但消费平台有限。过热带来的损失比萧条时期还会更大。”据悉,美国每年不过也就生产3000集。

  “一个是视频网站抢夺片源的烧钱圈地运动,一个是许多影视公司筹备上市需要大量业绩,电视剧比电影风险更小一些,把资金流入到电视剧非常合适。种种原因导致电视剧的产量大增。”《新水浒传》总监制、北京如意吉祥影视公司总经理邹赛光认为“限广令”会加速电视剧市场的优胜劣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罗攀】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