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赵氏春晚,把草根进行到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新民周刊:赵氏春晚,把草根进行到底(2)
2009年03月12日 15:20 来源: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赵氏”绿色二人转

  红氍毹铺满着偌大的舞台,两旁的电子大屏幕接连不断地飞出字幕:祝贺小品《不差钱》荣获2009春晚语言类一等奖;祝贺赵本山董事长第14次摘取春晚“小品王”。看演出的观众裹着大棉袄熙熙攘攘地涌入会场就座,每晚五码戏是惯例,每码25-30分钟,在各自时段里,台上二人相对着“说唱扮舞绝”,妙语连珠间犹如千军万马近在眼前,京戏、杂技、绕口令、模仿秀无所不能,笑声无所不在……没错!这就是在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上演的“绿色二人转”。

  “我最高兴的就是,央视春晚终于接受了二人转。东北二人转演员能有上万,这个剧种有300年历史,第一次走向这么辉煌,不是骄傲地说,是因为我。你说我能不高兴吗?我想将来能接替春晚小品的就是二人转。”谈及二人转赵本山满面笑颜。的确,这门流行于田间地头、村舍茶室的市井艺术因为赵本山“火了”,而赵本山自己创办的“绿色二人转”更火!

  在沈阳市区,类似打着“刘老根”旗号的二人转舞台就有3家,二人转的场子俨然是“辽宁省的一道风景”。至于在外地的情形,《不差钱》的编剧崔凯拿出一张独特的“北京旅游地图”讲道:“这上边插了小红旗,120多处,都是唱二人转的场所,大部分都是洗浴中心。我估计整个二人转的从业人员大概在10万人左右,包括演员、乐队、经营者,以及二人转光盘制作者、录音师之类。”如今,传闻中上海、南京等地的“连锁店”因为《不差钱》的火热也已经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地步。

  在赵本山的二人转产业链中影视剧制作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随着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关东大先生》的播出,沈阳人大都已经可以一眼认出二人转舞台上的演员:“哎,这不那谁嘛!”小沈阳在《乡村爱情》系列中扮演的留着“中分头”的王天来一角也是赵本山在小沈阳早期的星路上为他安置的一块“垫脚石”,而小沈阳在剧中让人过目难忘的发型也正是师父赵本山自己设计了又亲手给他梳的。

  《乡村爱情》等电视剧在荧屏热播的同时,更带动了刘老根大舞台的人气,总裁刘双平用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满心欣喜地说道,“这叫培养‘粉丝’,银(人)熟是宝。”趁着火热,本山集团接连办了“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又有了本山艺术学院。面对外界纷纷扰扰盛传的有关自己接班人的种种传闻,赵本山只是淡然处之:“现在这45个学生,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当然也有缺点,包括小沈阳,但等到他们成熟的时候,我会一个一个推出去。”赵本山着力于培养二人转年轻苗子的心情可见一斑。

  小沈阳与师父结缘也正是在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回想当时见到赵本山的情景小沈阳仍然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激动。之后,小沈阳接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小沈阳一下子懵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老师叫他来沈阳发展,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竟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连小沈阳的父母起初都一下子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在2001、2002两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之后,张小飞、翟波、阎光明、王金龙等几个已经是其他剧团顶梁柱的演员,也相继离开自己原本的剧团,拜赵本山为师。这群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野生”民间艺人,在赵本山的面授机宜下,逐渐摆脱了传统二人转中带有的“黄色”元素,逐渐形成了“刘老根大舞台”所独有的二人转风格,“后来我给弟子们提出了‘绿色二人转’的理念,因为一晚上面对上千观众,你不能开这种玩笑。离性、黄的稍微远一点儿,最起码话里面说得含蓄一点,毕竟两辈人、领着孩子能坐那儿看,或者你请客人看,主人脸上能不害臊。如今我的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了:哪句话说过了,回来就交钱来。新来的看几天,在舞台上培训一段,把他最优秀的、天生的幽默感和舞台技巧留下,剩下的闲烂杂嗑都甩掉。都是这么过来的,包括小沈阳。”赵本山如是说。

  然而现在一些推崇传统二人转的观众,对赵本山的绿色二人转却颇有微词,一些人甚至认为,要看真正原汁原味的二人转表演,恐怕得去更偏远的县城。面对这些评论,赵本山有着自己的看法,“如今,二人转,包括我弄的‘绿色’,你说它还是二人转吗?它不过采用了二人转的一个形式。我所说的‘绿色’是指它保持原有的淳朴自然,但要把那些黄的弄出去。曾经扫黄打击都涉及二人转演员,但说白了二人转离不开这东西。人离不开性,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性。性是有生命诱惑的,避而不谈也不妥。我觉得不如带着一种大气的眼光,让自己娱乐起来。”

  “赏丑”未必尽低俗

  当人们逐渐对“一夜成名”熟视无睹时,2009首位大红人小沈阳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因为在他身上一环扣一环的标签实在太多——赵本山的徒弟、“女人之中我最爷们,爷们之中我最女人”的形象以及比他师父赵本山更“雷人”的着装打扮……

  小沈阳的成功与他师父赵本山的成功一般,与春晚这个平台脱不了干系。在春晚小品难以摆脱“始终是那些老面孔”的尴尬境地时,小沈阳给观众带来了想要的“新”,虽然还是往年的二人转模式,但不再是“山丹丹”式的搭配。何况,小沈阳随性而为甚至有些“胡编乱造”的演出风格也并非春晚上一时的“空穴来风”,据小沈阳自己透露:“我第一次在吉林演出时,唱着唱着突然忘词了,当时我直感到浑身发抖,额头浸满了汗珠……后来便索性开始即兴发挥,没想到却博得了台下的满堂喝彩。我想如果没有那次的舞台,或许我也不会有现在的表演风格,也不会有现在的小沈阳。”一路陪伴着小沈阳编排小品的崔凯说:“小沈阳有过几千场的演出实践,加上他的悟性和条件,上台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并且表现得很出色,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长期的演出经验积累,再加上本山的衬托和老毕的帮忙,小沈阳在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的表演中取得成功是很必然的,不能说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小沈阳火了,但四面八方的质疑也随之而来,甚至有些人还诟病他的表演是一味地以自虐取悦于观众。小沈阳演的是《不差钱》,现实中也真是不差钱,开着100多万的途锐,连车牌号都是他的出生年份,或许正如某些人说的那样——小沈阳真正“差”的,是文化品位。

  的确,小沈阳最大的特点就是俗,俗又总是与所谓的文化品位背道而驰的。“你说我是男是女‘嗷’,这个问题给我也整矛盾了!”一段招牌式的开场白无论怎样都令人不舒服,然而,“俗”却不一定能红,“俗”也要俗出来个差异化才行,小沈阳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年另一位从东北走出来的草根明星雪村有几分相似,在他们的俗中总是包含着那些能引起人共鸣的东西。或许,出乖露丑、自虐自嘲以求得笑声的手法,在当今社会就是那么有效!人总爱看到不如自己的某些东西,小沈阳等丑星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奇怪却又必然的心态。

  无论如何,对于小沈阳这样的“俗”演员和二人转这样的“俗”艺术,可以在央视春晚上堂皇地登堂入室,占了最首要的一席之地,春晚能够包容得下《不差钱》和小沈阳、丫蛋儿这样来自草根的艺术与演员,这本身就象征着俗与雅的矛盾与融合,以及草根文化中“赏丑现象”的崛起。连天字第一号电视台都接受了这样的文化,那还有哪里是可以用“低俗”的理由来拒绝的呢?所以,小沈阳火了,陈国庆疯了……全国电视一片“丑”,全国心态一片“好”,双赢。撰稿·王悦阳(记者)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