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4家唱片公司联手"挺音乐" 反哺歌坛助新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国内14家唱片公司联手"挺音乐" 反哺歌坛助新人
2009年04月27日 15:08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仿佛与音乐行业衰落成正比,近来各种论坛、研讨会以及音乐人都发表了种种不满以及期待改变的愿望。昨日,一些为电视台提供节目内容的光线传媒,也不再满足于被动播放音乐,而是主动联合了国内14家唱片公司举行“挺音乐”反哺歌坛合辑计划,扶持“有才华又没钱”的音乐人。

  【行业现状】

  差钱、差劲、差人才

  昨日参与活动的唱片公司高层人数不少,华谊音乐袁涛、摩登天空沈黎晖、十三月唱片卢中强、太麦等十四家唱片公司的高层集体到场,而普遍反映的依然是老状况,即对华语乐坛发展缺乏信心。概括起来无外乎是:专辑销量直线下降,唱片盗版、数字音乐盗版猖獗,一线歌手淡出,EP增多。

  “悲惨”的现状让从业的唱片公司和不少歌手都发出“差钱、差劲、差人才”的感慨,十三月唱片、华谊唱片、太麦等高层都表示虽然会继续做新人,但是看不到这样做的前景所在。

  【从业人员现状】

  高晓松成了“音乐花痴”

  歌手陈琳、王筝以及高晓松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也生存在现今的整体行业不景气大环境中。高晓松昔日旺盛的创作力,如今似乎只能用来看到待遇巨大的不公平和反差上,他甚至自嘲已经做成了“音乐花痴”。

  昨天,他又提供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他在美国的一位邻居仅靠在一部电影里的半首作品,就买下了一座大房子,而这位美国音乐人一直质疑高晓松是否真的是“中国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边摇头边感叹:“我们音乐人的版权收入太可怜了,老是无偿地提供各种音乐的服务,早知如此,应该早点把音乐标高点价。”

  【合辑计划】

  保障个体利益,行业才能发展

  制作音乐合辑的最大改变就是打破了唱片公司割据的方式,做电视内容起家的光线传媒,提出的“合辑计划”让人觉得他们似乎找到一个逢低进入音乐行业的时机。反过来看唱片公司,他们所处的地位倒是颇像刚起步时的光线传媒:提供的是内容,缺乏的是传播平台。

  王长田一番从事电视行业的经验其实颇有道理,他表示光线曾因为与电视台交易不公平、合同不规范,从而起草了一个规范的交易合同,并送到有关部门。“广电局正在积极调查,很有可能把我们的一些重点提法变成了条文。”他由此提议唱片公司可以搞一个协会,“只有你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这个行业才能发展。”

  不过,王长田也澄清这次“合辑计划”并不意味着他们要继电视、电影之后进军唱片界。“我们提供现金、资源,现金主要用于四张唱片的制作,还包括接下来专辑的演唱会,还有未来的每年底的新人盛典。”王长田将资源算入光线原本的广告收入,拿来为歌手和唱片做宣传,据他的估算光线的投入至少上千万。

  投入必然要求回报,王长田表示他并不指望靠短期赚钱:“不会靠这些版权赚钱,我是希望把蛋糕做大,我靠我的投入提高收视率,提高影响力,吸引广告客户。所以老实说也不是短期的行为,今年我有自己的规划,我也不会说明年会比今年更好过,后年比今年过得更好。但现在这个行业做一些事情,总比什么不做来得要好。”

  据悉,光线的唱片合辑计划将由姚谦、小柯、张亚东、袁惟仁、李泉、游鸿明、陈珊妮、蔡健雅、包小松、包小柏等十位资深音乐人组成评审团,将征集来的作品经过专业评审团的投票筛选后,作为合辑的最后入选作品。

  新报记者|鲁文静 黄笑宇|文

【编辑:程娟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