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报:苦情戏“洒狗血”是一种文化媚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天天新报:苦情戏“洒狗血”是一种文化媚俗
2009年05月25日 09:11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针对荧屏上“苦情戏”泛滥的现象,最近广电总局李京盛司长指出:电视剧也应具备文化底蕴,倘若荧屏一味充斥着“洒狗血”的苦情戏,观众的欣赏口味就始终停留在这一层面,得不到提高。“洒狗血”的提醒很有必要。

  “洒狗血”是戏曲术语,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演技讨好观众。旧时京剧表演以“炉火纯青”为理想境界,不足谓之“瘟”,过火则叫做“洒狗血”。

  为了获得观众廉价的掌声,剧场里经常会看到“洒狗血”的现象,唱腔的调门越来越高,技巧的难度不断加大,翻的高度和花样也是变幻无穷,而这些展示演员的“唱念做打”,由于背离了“技艺”是塑造人物手段这一创作之理,这种不良习气一直被懂行的观众所垢病。杨小楼“武戏文唱”使京剧表演提升了审美的品位;梅兰芳亲手完成京剧“古典”的品格,是京剧艺术的经典;麒派创始人周信芳,主张表演要真实,反对唱腔但求悦耳,不顾哀乐,注重通过外部动作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变化。这就是大师艺术追求的文化自觉。欣赏京剧艺术,观众也要有一个从“外行看热闹”到“内行看门道”的审美体验过程。艺术触类旁通,欣赏艺术同理。

  “洒狗血”是一种媚俗的文化现象,不值得提倡。“苦戏”作为一种类型剧,拥有自己的观众群体,这并不奇怪。《我的丑娘》收视率成为各卫视的收视冠军,反映了“苦情戏”是有市场的。但是,拍摄一部电视剧,并不是只有满足观众需求的市场功能,还有提高观众审美情趣的引导功能。为了制造煽情的效果,一味放大人性丑恶的一面,以此艺术叠加的手段来制造“丑娘”的悲情效果,“苦戏”过火,悲伤过度,缺乏生活真实性也就失去了艺术感染力。

  在本届电视节参赛作品中,前不久在荧屏热播的《潜伏》和《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为提名两大赢家,分别获得了除最佳女演员之外的电视剧金银奖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四项提名。去年的电视节,《金婚》、 《闯关东》和 《士兵突击》“三足鼎立”。作为面向大众的电视剧艺术,荧屏需要更多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观众的欣赏力是多看好剧积累起来的。现在电视剧每年的产量不少,值得回味和咀嚼的却不多。“洒狗血”一类的文化媚俗现象如果不加以适当的遏制,最终必然会使观众走向心理厌倦和审美疲劳。

  吴为忠(特约评论员)

【编辑:程娟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