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光立方”表演幕后故事(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揭秘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光立方”表演幕后故事(2)
2009年10月13日 1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介绍,“光立方”涉及的图形变化共800多个,而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只有200多个图形,官兵们超强的表演能力,激发起导演组的创作热情和动力,增加了大量新的图形变化。

  6月下旬,这个师接到担负“光立方”表演的任务,此时距国庆正式演出仅3个来月了。他们主动与导演部联系,邀请编导人员到部队,对全师精心挑选的625名小教员进行集中培训。令导演组没想到的是,原定7天的训练5天就完成了任务。

  事实上,参演官兵是从该师成建制组织的,都是业余演员,很多官兵音乐节奏感不强、舞蹈基础较弱。从业余向专业的跨越,渗透着官兵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

  就拿背训练指令来说吧。翻开人手一本的“训练指令”表演手册,记者看到,足足300多页的手册像过去的“密电码”本,密密麻麻的全是数字和图案,而且基本上每个人的内容都不一样。所有指令,官兵们都要背得滚瓜烂熟,而这只是官兵们要克服的困难之一。

  迎接艰巨挑战,排练场上演“士兵突击”

  整个节目大约480余万个动作,平均每人1200多个,最多的达2000余个,所有动作全靠官兵移动、蹲立、摇动呈现;表演全程,每名官兵要换9种道具和3套衣服,要操作总重近25公斤的道具;为了精确显示不同的图案、文字、焰火,官兵们动作间隔时间最短的仅1秒……

  “动作变换多,失误概率大,对参演官兵的智力、体力、毅力、反应能力都是巨大挑战。”一直在现场指导“光立方”排练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廖可铎说,官兵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在排练场上演一出生动的“士兵突击”。

  七、八月的北京骄阳似火,排练场地表温度最高时达到47℃,官兵们每天平均训练13个小时,晚上都要排练到午夜以后,衣服不是被汗水湿透就是被雨水淋透,几乎没有干过。

  在不足1平方米的发光树下排练,官兵们每天下蹲、起立、举道具,做动作多达上万次。有的手臂和脸部被道具划伤,膝盖被地面磨破,关节肿痛更是“流行病”,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降低训练标准。

  为了熟记音乐节拍,许多战士将节拍写在道具、手臂、小纸条上,训练时背,吃饭时背,睡觉躺在被窝里还在背,有的甚至连说梦话都在数着节拍。

  为了避免出错“冒泡”,官兵们主动要求开展“蒙眼训练法”。训练时,用眼罩蒙住双眼,完全靠听音乐节拍,准确拿起相应道具,做出正确动作。

  还有的训练听起来匪夷所思。每天早操时间,参演官兵们都要进行一项特别活动——笑脸训练,大家集体进行脸部肌肉按摩和微笑练习,互相检查监督。

  参演官兵300多条合理建议被导演组采纳

  “与其将‘花球’两只手捧着,不如为其加装支杆,这样动作既有力度,又能整齐划一。”该师装甲团汽车连战士崔继成的一条小建议,竟攻克了一个训练“瓶颈”,让导演组喜出望外。

  师政委周宝莹介绍说,“光立方”表演排练期间,参演官兵创新训练方法20余个,改进创新200多个动作, 300多条合理建议被导演组采纳。

  为解决表演中道具变换多、动作频率快、口令背记难等问题,参演官兵自发创编了“口令提示法”,把个人动作编成口诀,简明易懂,朗朗上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