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掀开悲情大幕 众将士迎来"死亡高峰期"(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新《三国》掀开悲情大幕 众将士迎来"死亡高峰期"(3)
2010年06月08日 14:1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孙策惨状可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最虚伪】刘备———死前托孤

  原著遗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讨伐东吴虽侥幸逃脱,在白帝城却病入膏肓。临死之前,他叫来最不放心也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人———诸葛亮。刘备首先给诸葛亮来了个下马威,拿马谡说事;然后,刘备用了一招“欲擒故纵”,拉着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这番话,把诸葛亮吓得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赶忙表态,说绝对不会篡位谋反,会一心辅佐幼主。刘备看到把诸葛亮压制住了,马上“乘胜追击”,让自己的儿子给诸葛亮磕头,算是认作了干爹。

  高希希:“刘备之死让君臣之间的微妙展现无余”

  高希希认为,刘备之死最大的看点就是“点破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在这里,刘备托孤将二人的故事延伸开来,他托诸葛亮照顾阿斗,说‘孺子不可教,可废之,由军师代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诸葛亮答应了,就意味着自己图谋不轨,自己的命也就难保。所以当时诸葛亮再三回绝,甚至把头都磕破了;而另一方,则执意让诸葛亮取代阿斗。两个人一来一回,其中的意味很有意思。”高希希说,刘备的死也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但诸葛亮却成了实际上的西川之王。他一方面要“鞠躬尽瘁”苦心经营国家,一方面又“六出祁山”苦苦攻打北方,还要避免受到刘禅等皇室人员的猜忌……“三国”这历时百余年的大传奇时代,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大高手精彩纷呈的争兵斗法中,渐渐接近尾声。公元234年,诸葛亮劳累成疾,在五丈原含恨死去,从此蜀国再也无人能抵御司马家的入侵。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