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坦言<长恨歌>不够好 王安忆:写上海别无选择

2008年03月24日 16:53 来源: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


    全国政协委员、女作家王安忆。 中新社发 满会乔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长恨歌》真的不够好。”这是王安忆昨天在上海作协的一个现场对话中说的惊人之语。

  王安忆的代表作《长恨歌》的法文版刚刚面市,这是该小说数十个外文译本中的一个。然而,王安忆对这部给她带来巨大声誉的作品却并不满意。王安忆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她必须面对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但作为一个作家而言,她对那段历史又不很熟悉。她有点遗憾地表示:“我对没经历过的事情,总是缺乏想象力。”

  不过令王安忆惊奇的是,《长恨歌》里那些完全想象虚构的老上海时尚,到了现在竟然成了“上海的旅游指南”。只是王安忆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冒险,“为了躲避风险,我以后不再写老上海的小说了。我还是适合写自己经历过的东西。”她同时也不愿意再被误解为一个言情小说家。

  只写上海有点不甘心

  从《长恨歌》开始,上海就一直是王安忆作品的主题,可是王安忆昨天却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一定不会选择上海,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太短促。1955年,1岁的王安忆随母亲茹志娟来上海定居,从此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城市度过,这也使她以上海作为写作主题。不过她还是有点不甘心:“上海是近代才开始发展的,它的文化和语言都还没有成熟。”

  王安忆眼里的这座城市物质太多,人们也因此变得不够浪漫,“可是我在这里住惯了,到了别的地方就必须找到和这里相近的地方。”这正是王安忆的矛盾之处。她一方面说,当她和农村作家交流时才知道自己离自然多么遥远,而另一方面她又说,她目前只能用上海的材料来制造一个不是上海的地方。

  作家的部分素质可以训练

  王安忆现在还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上课,她教授的是中国当代文学。这个经历让王安忆感到很有趣,那些她课堂里所涉及的作家都还活着,有的是她的朋友,“这些作家的价值都还没有确定,但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另一个生活形态,而我们正生活在其中。”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能改变王安忆有关作家可以培养的观点。就她的经验而言,作为一个职业,“作家起码有一部分素质是可以训练的,当然天分也很重要”。据上海《青年报》

编辑:杨子】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