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北川学子吟 新北川中学援建背后的故事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情系北川学子吟 新北川中学援建背后的故事 (2)

2010年08月18日 10:3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教室内景。(南若然/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精心设计 誓建一所“不倒的学校”

  新北川中学如何设计建造,吸引着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社会各界的目光。项目设计启动后,香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海内外顶尖设计团队纷纷提交设计方案。

  然而,对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择,中国侨联始终秉承认真、严谨、公开、透明的原则,最终经过12次专家集体论证,确定北川中学的建设蓝图。

  “我们希望这个建筑一旦建成,就能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设计,百年不朽。北川中学是用华侨华人的捐款建成的,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分分角角都要有交待。”中国侨联副主席董中原说。

  由于规划设计方案既要符合国家关于中小学建设的有关标准、符合抗震的烈度,又要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反映北川中学师生的意愿。设计方多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赴灾区了解北川中学师生对未来学校的构想和需求。调查发现,“安全牢固”几乎是所有学生对新学校的第一期待。

  “孩子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要建一所‘不倒’的学校。”刘奇斩钉截铁地说。

  新北川中学内的建筑普遍为3至4层。为了确保建筑安全、牢固,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要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累计打桩2000多根,每单位立方米消耗钢筋60至65公斤。

  “可以说,北川中学部分校舍的桩基比楼还高,像古树生根一样将楼体紧紧抓住。”刘奇说,从2009年底北川中学灾后重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至今,校园建筑沉降率几乎为零。“楼体的坚固毋庸置疑。”

  在关键的工程结构上不惜成本,在预算支出上却“精打细算”。为了“少花钱,多办事”,援建各方一方面在建筑材料的认质定价上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设计技巧,将一些多余的边角废料“二次利用”。

  此外,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表示,北川中学的重建工程是“交钥匙工程”,这就意味着这次建设的费用,不仅仅是学校建筑费用,还包括设备的购置和安装等。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

  “北川中学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于捐赠,我们必须珍惜捐赠人的爱心。”乔卫说,援建北川中学是一个阳光工程,愿意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