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申办全国首家华侨银行 报告已递交至国务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温州申办全国首家华侨银行 报告已递交至国务院

2010年09月02日 14:48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资丰厚的温州一直是金融服务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翁银巧——华侨银行的积极“助产师”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周润发版《上海滩》有一幕:几个商界大佬坐在一起谈进一步投资什么时,几乎异口同声说“银行”。如今,这一幕轮到了温商大佬们来演绎。

  银行业的丰厚利润一直让各路资本“垂涎欲滴”。作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温州资本长期孜孜以求进入金融领域,不久前“新36条”出台后,温州正在酝酿一个少见的大动作:筹建纯民资的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温州华侨银行。

  申办阵容强大

  报告已递交至国务院

  近日,《关于要求设立温州华侨银行的报告》递交到了国务院。

  申请设立该银行的发起人为温州华商会会长、浙江努奥罗散热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和温州侨商协会会长、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翁银巧,参与创办的有乌克兰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大世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清等人,提供支持的单位则有温州市侨联、金融办等。可谓阵容强大。

  其实早在2006年,身为市政协委员的林建清就在市“两会”时递交了《关于建立“华侨银行”的建议》,但当年中国银监会温州监管分局答复是“时机还不成熟”,之后便没了下文。

  今年2月,陈国华、翁银巧、林建清和市华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新丁香控股集团董事长朱明明等又重新递交了关于设立华侨银行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赵一德批示要抓紧做好筹备。

  “如今创办温州华侨银行,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年3月,在温州华侨银行可行性研讨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党组书记王成云对此也十分热心,他还建议一些退下来的老行长、金融专家一起共同协助筹建。紧接着的5月份,新36条(即《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就包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温州业界更是看到了希望。

  华侨银行筹办迅速提速。日前,浙江省侨联常委、温州市侨联副主席应凤娟向记者透露:“国务院已收到相关申请报告,本月,国务院一位经济顾问将先组织研究该份报告,届时将呈递给温家宝总理审阅。”应凤娟预计,华侨银行落地虽有难度,但希望不小。

  侨资“睡觉”太可惜

  新银行瞄准4000亿“金库”

  温州华侨银行的成立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统计显示,我市外汇汇入资金2007年168.5亿美元,2008年198.6亿美元,2009年191.66亿美元。温州市金融办今年7月答复侨领陈国华、翁银巧等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时则称:近几年累计已超过600亿美元。折算下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如此庞大的侨资,但实际利用却大打折扣。“目前,一部分侨资回温后投身实业、公益等发挥积极作用,但另一部分则要么睡在银行,要么炒房炒矿,甚至流向地下钱庄、高利贷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侨领林建清告诉记者,从目前看,温州侨资缺乏一个专门的整合利用平台。

  “仅瓯海丽岙一个镇,闲置侨资就超过50亿元。”丽岙镇侨联主席黄品松告诉记者,侨资“睡觉”着实在可惜,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编织“高息借款”等缘由专骗侨眷老人,温州某银行一主管就曾骗取了30多名客户共计8000多万元。“温州有近百万华侨和侨眷,真的非常需要一家属于他们的银行”,多年来,黄品松一直呼吁此事。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文成玉壶镇侨联副主席胡绍超等人,他们也说温州侨界都希望有一个专门的高信誉理财机构。

  “温州民资构成丰富,华侨银行的确值得一试。”温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民间资本研究院负责人张一力教授表示,近年来,温州民资炒房炒矿已陷入瓶颈,民间借贷风险也陡然升高。温州作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在新36条释出相关信号后,侨资银行如能率先成立,无疑将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政策难度不小

  华侨银行抱负却很大

  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金融一直是改革“深水区”。在温商大佬的构想中,华侨银行属纯民资银行,而且业务将在全国范围开展。温州银监局、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政策来看,这还有很大阻力。不过,他们都将尽力推动。

  “申办可能会比想像中的费时费力,但我们会执意走下去。”翁银巧、陈国华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类似决心。他们目前正马不停蹄地奔走,争取更多中央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他们同时向记者勾勒了未来银行的蓝图——

  “华侨银行最主要功能是帮助侨界人士理财投资。”翁银巧说,这不仅可以引导在外侨资回流,还可以聚集侨资投身高新、环保等领域。翁银巧在香港恒生等国际大银行都有业务,对国际银行提供的服务赞赏有加。他表示,未来的温州华侨银行并非温商大佬当行长,而是将招募银行界顶尖人才,走国际化、高端路线,向恒生、花旗等看齐。

  陈国华也表示,在银行成立后,他和其他创办人只是股东,届时聘请的业界精英将根据法律法规,为各路客户特别是侨界人士设计专门的业务和服务。

  在乌克兰从商多年的林建清则对未来银行有着另一份期待。他经常从乌汇资金回温州,但汇款额度限制、结算、兑换等诸多不便让他很烦恼;一些华人为求省事,甚至通过地下黑市汇入国内,风险很大。“如果华侨银行争取政策上的支持,设计相关业务便于在外华侨与家乡的资金往来,这些担心就可以消除了。”

  “华侨银行还可以设计、开发出更多金融衍生品。”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也表示,目前国内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的业务、服务上还比较落后,温州人向来敢于吃第一只螃蟹,可以在打造华侨银行时多到国际大银行取经,充分创新。

  倾心金融业已久

  温商不排除借宝岛圆梦

  温商对金融服务业可谓倾心已久。其实,早在筹划华侨银行之前,陈国华、林建清等人已在该行业试水前行。

  去年,陈国华的名片上就又多了一个头衔,“永嘉恒升村镇银行董事”。而此前,他已向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入股。

  “股份虽然很少,我也没获得多少营收,但能获准投资银行已经是一种突破了。”陈国华说,他从事的散热器行业与银行业相去甚远,但实业做大了之后就想开始资本运作了。从目前看,他能参与试水算是成功。要知道,温州银行三次增资扩股,吸收了90多家温州民企投资入股,份额仅为6.04亿元;温州辖内10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改制过程中,吸收了近1000家温州民企投资入股,但份额也只有8.27亿元;永嘉、苍南、乐清的三家村镇银行也难以满足民资参股的胃口。

  林建清此前也曾参与金融事宜。一个月前,由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主任邱世枝带领15名温商组成的“台湾银行投资考察团”赴台,林建清此次虽未赴台,但他参与了投资台湾银行的前期活动,也有意入股甚至收购台湾的银行。他告诉记者,投资台湾银行其实有另外打算,《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以及《两岸经合框架协议》(ECFA)等陆续签订后,台湾银行可以在大陆办理分支机构,届时如果中国银监会还未批准温州设立华侨银行,或许可以把这些机构改造成温州华侨银行。

  打造“金融强市”

  新银行“顺产”将意义非凡

  银行从长远来看是最赚钱也最稳定的行业,仅今年上半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就净赚2559.82亿元,日均约赚14亿元。

  陈国华、翁银巧等人表示,华侨银行再难也要积极申请,争取打造成我国第一家纯民资商业银行、第一家华侨银行,且不单单服务于侨界人士。

  目前,温州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最多的地级市,也是全国金融生态最好的城市之一,不良贷款率常常低于0.7%。“华侨银行如能‘顺产’,不仅能丰富温州金融业态,也能促进彼此的良性竞争。”张一力表示,他乐于看到这种竞争,这样才能刺激各银行不断创新与提升。而马津龙则认为,华侨银行如能落地意义非同小可,可力拔国家金融改革创新头筹。温州同时可借机提出“金融强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提升。(朱承立)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