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商会长峰会引爆焦点话题 专家呼吁善待侨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中国侨商会长峰会引爆焦点话题 专家呼吁善待侨资

2010年10月27日 15:51 来源:上海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汇率是关系外贸型侨商生死攸关的大事,你就说涨还是不涨?”

  “我们给侨商的待遇不够、不够、很不够!”

  “创二代们,要把短板补上。”

  ……

  这些当下的焦点问题,在近日由中国侨商联合会、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和义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义乌中国侨商会长峰会上成为关注热点。近300位各地侨商云集小商品之都,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向专家求教的机会,加上央视名嘴张泉灵的步步紧逼,汇率、贸易摩擦、创二代等热门话题把整个论坛搅成一场数百人的“头脑风暴”。

  焦点问题1:

  贸易摩擦频发:因嫉妒也因“七日鞋”

  “去年WTO受理的申诉案件中,涉及中国企业的占了一半,所以去年被称为‘WTO中国年’。”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李成刚的开场白让人感到沉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频发的国际贸易摩擦,让包括侨企在内的中国企业叫苦不迭。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成了论坛上的第一个焦点问题。

  “国际贸易壁垒问题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李成刚说,金融危机下,欧美国家的日子难过,纷纷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看中国,并且以防备甚至嫉妒的心理看待中国产品。但我们自身的原因也很多,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不熟悉,以及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如“七日鞋”,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声誉。

  “今后的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或者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位现场侨商提问。

  李成刚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最缺乏的是诚信,也就是西方国家崇尚的“契约精神”。当年晋商之所以辉煌一时,靠的也就是“汇通天下”的诚信精神。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幻,中国企业只要秉持“诚信”二字,足可笑傲江湖。

  焦点问题2:

  海外侨团优势:拿到最有分量的“牌”

  侨商对世界经济版图的影响显而易见。去年刚刚退休的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郭招金多年来致力于全球华商研究。据他统计,目前全球华商、华侨数量在4800万-5000万人之间,其中改革开放后走出去的华商在600万人以上。全球华商拥有的资产总额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多年来,侨汇一直在我国平衡贸易逆差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侨商团体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这一问题,李成刚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的调查申请材料,居然长达5800页,重点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措施。这成了美方谈判时的重要筹码。

  “国际贸易摩擦谈判就像打牌,我们缺少最有分量的那张‘牌’。”李成刚说,国内企业要想到国外就贸易摩擦取证十分困难,而活跃在国际贸易一线的侨商则具有这样的能力和优势。如果侨商团体能发挥组织作用,拿到足够的有力证据,我们在同外方的贸易谈判中就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

  主持人张泉灵不失时机地呼吁:“我请求大家都到政府这儿来‘哭’,而且‘哭’得有理有据,也能拿出厚达上千页的可靠的咨询报告。要知道,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赢得一片掌声。

  焦点问题3:

  从富二代到创二代:侨资不能笼统当成外资

  何茂春成为当天赢得掌声最多的嘉宾,特别是他对富二代、创二代群体的关注,引起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共鸣。

  “富二代到创二代是有距离的。有一次,我和十几个浙商一起组团参加法兰克福的一个展会,一下飞机有个富二代就被警察扣下了,为什么?因为他穿了双假名牌的鞋。”

  何茂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要做世界的生意首先要有世界的眼光和与自身目标匹配的德行。”

  此外,他还提出,新一代中国商人,特别是继承家业的富二代要向创二代转变,就一定要补自己的短板。比如说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时候,要打国际官司就要会英语,年轻一代要把上一代企业家的英语这个短板补上。

  同时何茂春积极呼吁:“我们对侨商的优惠还很不够。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外资、侨资是区别对待的,比如印尼,侨资回国投资可以享受5年各种优惠,而我们对侨资和外资笼统对待。侨资外要和已经经营了上百年的世界五百强竞争,内要和十分强大的国有大型企业竞争,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多的,这不利于吸引侨资,发展侨企。”

  焦点问题4:

  电子商务前景:现状尴尬但大有前途

  “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地目前还缺少能拿来作为榜样的企业,更谈不上什么黄金经验。”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国内电子商务专家黄永勤的回答虽然保守,却又引人遐想。正如他自己的比喻:“你可以把义乌市场比作一个小岛,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电子商务这双鞋到底是毫无市场,还是前景广阔呢?”

  黄永勤把自己三次到义乌调研后的思考,抛给了在场的义乌商人———义乌市场到底需不需要电子商务?有人甚至认为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电子商务是小商品批发行业的救命稻草。

  黄永勤认为:“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他在调研中发现,首先,义乌小商品一直坚持薄利多销,商户们担心,一旦在电子商务方面增加投资,会将微薄的利润消耗殆尽。其次,义乌小商品面对的是来自全球的经销商,如果通过电子商务将其中的利润率曝光,经销商是否会买账。最后,一些缺少知名品牌或打“擦边球”的义乌小商品,在电子商务的透明化运作模式下,知识产权问题将凸显。

  但有一点是台上嘉宾和台下观众都认同的:从理论上说,对于小商品批发这种模式,电子商务是大有前途的。(陈丽伟)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