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旅美侨胞邓燮勋:慈心善举助公益 硕德高风映故园

2010年11月17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海老人协会向邓燮勋先生〈前排中〉授匾牌
邓燮勋先生(左3)与女儿游览北京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开平市外侨局、侨联消息,每年的老人节前,他总要从大洋彼岸乘飞机回到故乡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探望家乡的老人,与他们聊家常,诉衷情,叙乡事,忆故人;每年总要向家乡年届六十的老人送上慰问金,表示他对老人的关切之情。他,就是旅美侨胞邓燮勋先生。

  这位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侨胞,今年已八十五岁,可他的敬老爱老之心依然如故。10多年来,他的敬老爱老情怀,依然汹涌澎湃;他对家乡的老人,依然情牵万里!今年4月,他回乡恳亲,向小海老人协会捐赠600美元,另人民币1000元,还捐赠办学经费一千元。10月,他再度回乡,又向小海老人协会捐赠500美元。每年春秋两季,邓燮勋先生在儿女的陪同下,总要乘机返乡探亲访友,过一段他难以忘怀的乡居生活。期间,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敬老爱老,这是他10多年来返乡少不了的善举。

  其实,10多年来,家乡不但有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得到他的捐助,还有不少的生活贫困的患病者、单亲的青少年、鳏寡孤独的老人都得到他的帮助,接受过他的恩泽。

  中国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邓燮勋先生做到了。

  他带头捐资兴办家乡公益事业。他的故乡——莲祥里兴建水泥村道,是他带头捐助3500美元,成为这项公益事业捐资最多的善长仁翁。莲祥里铺筑水泥塘基,美化村容村貌,他带头捐赠2600美元,又为村里的公益事业作出了奉献。为了使村容建设有资金,他捐资1000美元作基金。护龙小学缺乏图书,且经费不足。他知悉后,联系旅美乡亲邓浩树夫人,同捐购置图书经费3万多元。

  助人成材,善莫大焉。邓燮勋先生对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学生,尽力扶助。滘美村的邓惠萍,考上了中山大学,因家庭贫困,眼看临近开学,却难于筹措学费,邓燮勋知悉后,资助她读书,直至大学毕业。像这样资助贫困学子的事例,邓燮勋先生做了一件又一件。邻村莲塘里的小学生邓协成,父亲不幸病逝,孤儿寡妇,生活无着,面临辍学的窘境。燮勋先生及时资助他1000多元,使他得以继续就读。去年年初,当他得悉邻村保安里的邓淑兰因少年失怙,仅靠母亲一人劳动,供养她和弟弟两人,在这样艰苦的单亲家庭,邓淑兰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考上开平一中。邓燮勋为家乡有这样刻苦学习,竞然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强不息,考上开平市重点中学的学子感到欣慰,于是,他省吃俭用,准备把200美元带回家乡,资助邓淑兰读书。后来,年逾八旬的他却因小羌,难以成行。可是,他忘不了家乡失怙的学子,他惦记着扶困助学。于是,把这笔助学金寄回家乡,资助邓淑兰读书。同年9月,他回乡探亲,又再捐给邓淑兰人民币2000元的助学金,帮助她解决了读书费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关心家乡的孤寡、贫困老人。10多年来,他每年都向小海老人协会捐赠善款,据不完全统计,邓燮勋先生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赠了20多万元,仅是捐赠给小海老人协会的善款就有4400美元,另人民币2000多元。这位耄耋老人,虽久居客地,却常念乡邦,尤其对家乡孤寡、贫困老人,常怀慈之心。每年返乡探亲,都问长问短,古道热肠,令人从心坎里感到温暖。小海村委会30多户贫困、孤寡老人,每年都得到他托村委会干部分发的敬老金和慰问金,当他们接到这凝聚着邓燮勋先生深厚情谊的善款,不禁热泪盈眶,从心坎里感谢这位关心乡里疾苦的热心人。

  他关心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举凡文化教育、侨刊乡讯、敬老助贫、兴教育才等等,他都解囊襄助,年年捐资,岁岁行善,如甘露,滋润着受助者的心田;似春风,荡漾在中国的故乡。

  今年10月,邓燮勋先生又回到家乡,小海村委会干部、《小海月报》社同仁闻讯前来拜访这位德高望重、慈善为怀的善长仁翁。邓燮勋先生一见如故,他开朗、乐观、健谈,那幽默的话语不时引起阵陈笑声。乡亲们畅所欲言,气氛融洽。燮勋先生热情好客,每次回乡,总是邀请乡亲们到酒楼吃饭。而他自己却清茶淡饭,自奉甚俭。他将平日节省的钱都捐赠给公益事业,而子女也默默地支持他,每次返乡,都为他购买了机票,且陪同他返乡。

  他淡泊名利,低调处世,默默无闻地乐于助人,雪中送炭。家乡的社团,每逢盛会,都邀请他出席,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喜欢出风头,只是默默无闻地作出奉献,不求图报。小海村委会每年在老人节举行庆祝活动,他每年都为老人协会捐赠一大笔善款,自然被邀请出席,村干部还邀请他亲自颁发敬老金、慰问金,邀请他上台讲话,但他都一笑置之,婉然谢绝,说:我不习惯。

  他的话很平常,但却令笔者觉得很不平常。很不平常的是他的品德和胸襟!

  燮勋先生为纪念父亲邓勷世,回乡兴建了“勷世楼”。此刻,望着“勷世楼”宅院的一丛黄灿灿的秋菊,它是那么平凡,平凡中隐藏着一种美,它傲霜怒放,沁人心脾。它不像娇气的茉莉,也不像月季那么华而不实,而淡淡的菊花香,沁人心脾,

  它使笔者想起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他写过一首诗,叫《饮酒》,其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诗句,当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于我们人生的修养,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

  然而,令笔者想的更多的是,燮勋先生的人品和胸怀与菊花有相通之处:人淡如菊。(冯活源)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