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新会十万姓毛者人间蒸发之谜(节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试解新会十万姓毛者人间蒸发之谜(节选)
2009年10月13日 14:01 来源:新会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崖西镇新、旧民的交替情况

  崖西镇古代是新会毛姓等旧民聚居的地方之一,又是在宋元“崖海之战”的战场的西岸,还是明代在此建立长达十四年的农民起义根据地。古代的崖西,各个乡都居住着毛姓等旧民,元代毛姓外逃,或改姓后,仍然是其他姓氏的旧民为主。新民的迁入,据《崖西志》所载:“宋末:钟、杨两户共十一人。元末:杨氏(仙洞)二十五人,钟氏(苹冈)二十五人,陈氏(京梅)十八人,黄氏(黄冲)二十六人共二十九户,一百〇四人。”“明初(1400年)的人口,包括后迁入三村李姓,水背、坑口、京背的黄姓人口是五百之间比较接近。”在明朝,崖西公路上的村庄和公路下的三村松山里、旺冲旧冲,仙洞田墩,坑口等村庄已形成,“总人口约为三千左右”。因此,大量新民迁入崖西,是在于明代。

  《崖西志》载:“崖西镇在明朝前后是一个多姓氏的地区,以后不断出入变动。全镇曾自有住宅先后定居的男姓,共有七十七个姓氏”。有毛、刘、钟、杨、黄、陈、李等旧民和新民的姓氏。有原居住这里的旧民;各地起义农民及其家属;以及大量新民迁来,交错迁入而形成多姓氏在此居住过。除了新民中没有毛姓外,同姓的新、旧民交替迁出迁入,例如:旧民毛、刘两姓在矮岗人走村毁;新民刘姓从陕西省迁到南雄——荷塘——崖西南合和田墩村。在崖西迁出的姓氏众多,绝大多数不知去向,其中毛姓人数最多,他们从十多个乡(村)迁走;一条村迁走姓氏最多是白坌朗(有毛姓等11个姓氏)和坑头村(有毛、方、区、雷等11个姓氏)。新民迁入崖西,最早是南宋咸淳年间钟、杨两姓迁来苹岗和仙洞。在元代:陈姓从南雄——台山冲金——崖西长岗,分支京梅、坑头和旺冲村;黄姓从南雄——新会杜阮——元末迁崖西黄冲(另有说是从东莞荼园迁来黄冲);廖姓从南雄——南海贺丰乡——崖西仙洞村等。在明代:钟姓分支南合村;黄姓从杜阮迁来水背和坑口、从台山迁来京背和麦田;陆姓从南雄——新会社仑地——崖西仙洞;李姓从南雄——广州——新会西郊——台山独岗——崖西三村;以及刘、任、张等姓,分别迁来田墩、甜心、坑美等村。新民取代旧民,旧民外迁或原地自附于新民。已改为姓王的黄冲毛族,再改为黄姓,归附于从杜阮或东莞迁至崖西的黄姓新民;京梅毛姓外迁或改为陈姓后,该乡的马、雷两姓和下户(奴隶)龚、黄两姓先后改为陈姓,同归于从长岗乡分支京梅乡的陈姓新民,当地有传说:京梅陈姓“左边掏马,右边掏骡(雷)”。钟显宗先生长期在崖西工作,他每到一村,完成本职工作外,对该村的文化历史进行调查,一一笔记。对姓毛人居住过的村庄,逐一调查,积几十年的调查资料,写成《崖西志》,为破解姓毛人间蒸发之“谜”,立下首功,在此表示感谢他。

    新会千年历史,是旧民和新民所创造

  公元420年(南北朝•宋),设置新会郡(相当于现在的五邑地区),始有新会,至今已有1585年的历史。明代新民取代旧民,渐渐遗忘了旧民,由于旧民中毛姓族大,留下“毛公毛婆之谚”,成为旧民的代表者流传于民间。新民大部分是在南宋咸淳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成为新会(五邑地区)的土著人,五邑民间流传:“纪元必曰咸淳年,述故乡必曰珠玑巷”,“咸淳年”成为最古远的名词。咸淳年是1265——1274年,距今有740年历史,比1585年的历史,少了845年,这段历史渐渐遗忘,出现“官冲碗山之谜”(已从出土文物证实是唐窑);“十万毛姓人间蒸发之谜”(待解开);新会县志人物传中没有唐代人物和旧民著名人士,……等。

  新会人有没有唐代著名人物和旧民著名人士?新会最早的历史人物、“三世刺史”之一的冯融,他的曾孙冯盎以及冯盎儿子冯智戴,在唐朝封为“越国公”和“左武卫将军”。冯融的族孙冯士翙,在唐朝任冈州刺史,官至右武卫将军,他在新会(冈州)工作和生活,这都是唐代的著名人士。北宋著名人物黄道娘,其身份被改为明代人,旧民变成新民,女富豪、大慈善家变为穷寡妇。她比松江县的黄道婆早一个朝代,变为晚一个朝代,并神化其传说:黄道娘是新会黄村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她父亲是个秀才,仅得她一女,爱如掌珠,把己所学授与她,择婿都会村黎秀才。次年,黎秀才上京赴考,途中染病,回家旬日身亡。黄道娘闻噩耗,悲恸不已,归赴都会村夫家,以织蔴纺布、创制纸条(细纸管用来点燃食水烟管之用),赚钱养活家姑,家姑去世后,独自居家勤于纺织,积有余资,济于穷人。有一天傍晚,有一老道妇上门借宿,天明道妇不知去向,留下天书数卷,她依照天书修道,神通广大。银洲湖一带每年盛夏,积涝浸死禾稻,黄道娘使法,用织布梭打通各条河道排水,从此永无西潦之灾。黄道娘修炼成仙升天,有一孕妇半夜听到有飞行风声,开门仰视,见道娘飞在空中,道娘被孕气所冲,肉身堕地,灵魂成仙,肉身葬于都会村后山(罗山咀),她就变为明代的仙姑。县志人物传“忘掉了”他们。

  新民的语言,不是他们来自珠玑巷的珠玑方言,而是讲旧民的话——粤语。《南雄珠玑方言志》载:“在珠江三角洲粤、客、闽诸方言中,唯有客家话与今天的珠玑方言最为相近,粤、闽方言与珠玑方言分属不同的方言系统,已有相当的差距,基本不能直接通话,既然珠江三角洲数以千万计的居民祖上来自珠玑巷,为什么多数人说的是粤方言而不是今天珠玑巷的客方言呢?……在珠玑巷迁民大规模向南播迁的两宋之前,粤方言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已基本形成,……(他们)被强势的粤方言所替换,在不知不觉中被放弃了,也可能有一些方言成分被粤方言所吸收。”“珠玑巷凭借其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显著的商业地位,也不断吸收周边地区新的移民(和归籍)”。由于明代江西、福建大量客家人迁到粤东北和粤北的南雄等地垦荒,“珠玑巷方言具有明显的客家性质,可能与这些移民直接相关。”而南迁珠三角的新民是入乡随俗,放弃珠玑方言,接受旧民的方言。“粤方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战国时代,有大量的楚人来到广东,才开始大规模传播汉语,……秦汉时期,粤方言接受中原汉语更多的影响,同时,土著民族语言——古越语的许多特点也在粤方言中沉淀下来,……晋代,中原相继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大批士民向南迁徙,……使粤方言接受更多的汉语共同语的特点,……唐代,粤方言逐渐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方言,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语音体系和词汇系统以及语法结构。……宋代的粤方言,……它所用的语音和词汇,可能已奠定了现代粤方言的基础”。唐、宋朝代,广州是我国主要出口贸易的港口,“以广州为中心的粤方言,一定有了相当的地位和影响”。粤方言保留有古汉语,《新会县志》载:“新会话保留古汉语的成分比广州话多。……不同的如:‘赶集’,广州话讲‘趁墟’,新会话讲‘等墟’;广州话讲‘月好光亮’,新会话讲‘月候’,……又如‘什么时候’,广州话讲‘乜野时候’,新会话讲‘几时’等。上述的‘等’字,是古汉语‘登’字的变音,‘候’字由‘皎’字而来,‘几时’等,都是唐代的常见字。”新会方言以会城话为代表,属粤方言五邑片的一种,和广州话基本相同。现有不少地名保留着古越语的“那”(读“挪”音)和“古”,如沙堆镇的那伏村,是“山村聚落”之意;司前镇的古猛村,是“山坡村落”之意。还有那咀、古井、古泗、古鲁、古兜山、古斗村、古冈、江门的古巷里、鹤山的那水、那白、古蚕、古劳和原属新会的古镇等。《五邑文化源流》载:“壮民把田称为‘那’,多水的田叫那榄,多沙的田叫那梭,……他们习惯以此作为地名和村名,……‘古’也是壮族常用的一个指称草木的量词,五邑地区同样存在以古字起头的地名。”“唐宋时期的壮族就是这些土著后裔的延续”。同新会旧民有密切关系,曾聚居瑶人的罗定和德庆县,以古为地名的,罗定有:古栏、古城角、仁古岭、古模等;德庆有:古有、盆古殿、古楼、古里、古亦坑、古塘、古董河等。没有以那字为地名,同那(“挪”)音似的罗字为地名的,两县有12个以上用罗为地名。十万户俚人首领冼夫人的故乡——电白县,有那霍、那庄、那碌山、那楼和古木山、石古角等;新会人冯业、冯融在罗州任刺史,即现在的化州,有那楼、那播、那西、那务、那冰、那度、那头、那米山和腰古、古塘、古楼山等。冯融墓在新会,即现台山的“那”船经之“古”冢岭,台山还有:那金、那琴、那陵、那马、那章、那潭、那扶等地名。此外,开平(3个以上)、恩平(6个以上)、阳江(13个以上)、高州(4个以上)、吴州(7个以上)、廉江(8个以上)、湛江(1个以上)、遂溪(3个 以上)、徐闻(10个以上)共62个以上用“那”为地名。从新会西至徐闻县,与罗定、德庆(旧民与瑶人有密切的联系)等,在这个区域里的俚、獠、瑶人,同属于古越族、也称为“南蛮”,大部分同化为汉族,没有同化的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也是古越族的后代,因此“那”和“古”字的地名,是古越语。

  罗贵等从珠玑巷南迁新会定居,是咸淳九年(1273年)还是绍兴元年(1131年)?两者相差142年。据宋史《贾似道传》所载:咸淳八年(1272年),度宗皇帝祭拜先皇之后,下起大雨,丞相贾似道准备大辂(车)接帝回去,但胡妃哥哥胡显祖请帝乘辇(小车)回宫,贾似道大怒,“帝不得已为罢显祖(的官),涕泣出贵嫔(胡妃)为尼”。这一史事变为民间传说:“宫妃(皇妃、苏妃、胡妃、尼妃、逃妃)之祸”,祸及珠玑巷居民大逃亡。众多姓氏族谱大同小异的记载:宫妃苏氏(或胡氏)“惧诛而逃”出宫,“易服为乞妇”。她到临安湾泊运粮船求乞,商人黄贮万见她不俗,“悦而匿之”,载她回珠玑巷,纳为妾,后知她是宫妃,改称张氏,瞒饰她的身份。……不料,家仆刘庄,将此事密告张尚书,张恐帝责己失职,便诈称珠玑巷一带有贼作乱,起兵讨伐,企图灭迹。珠玑巷居民罗贵的姑丈乔辉在兵部为指挥,急使人告知罗贵。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罗贵等97人,共36姓,结伴逃难南行,往保昌县府办理南迁“文引”,准发立号编甲,带着眷属,结筏浮浈水而下至珠三角。罗贵来到蓢底(棠下良溪村)落籍,罗贵成为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的代表性人物。许多氏族族谱,一方面强调他们的祖先来自北方,是中原血统的“华胄之后”。另一方面强调珠玑巷为故乡,从中原迁入珠玑,再往珠三角各地。各族谱记载用三十三姓(三十四、五、六姓)和九十七人编成的流徙铭(歌):“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曾(曹)欧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或高叶邓刘),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或三十六姓),永镇南方,……逾远逾昌。”族谱凿凿之言,使子孙世世代代,言纪元必言咸淳年;述故乡必曰珠玑巷。但是,校对一下其祖先,正如《新会史话》所载:“新会一些氏族始祖虽是来自咸淳珠玑巷的南迁,(如:潮连区族、白石唐族、新魁滘黎族、七堡李族等),几乎没有一家姓氏的始祖和那珠玑(罗贵率领)南逃的97户名字对得上号”。对得上号的是棠下良溪罗族,他们是罗贵的后代,该村有罗贵墓,所建的“罗氏大宗祠”,供奉罗贵为始祖。“流徙铭是罗贵所作”,他率领的36姓97人(户),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起程,三月十六日抵冈州,他入籍蓢底(棠下良溪)。他们集体南迁,是绍兴元年还是咸淳九年?罗贵是南雄的贡生,他对上七代的祖先罗彦怀,任宋太祖(960——976年)御前太尉忠翊郎,至绍兴元年为155——171年;至咸淳九年为297——313年。自罗彦怀七传至罗贵,于绍兴元年南迁,从时间上合符情理。罗贵等集体南迁,是经过申请取得县、郡“文引”的批准,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入籍地政府报到入户。这就说明当时南雄和珠三角的政府,有效控制和管治两地,才能办理两地人口迁移手续。绍兴元年至三年,江西统制傅枢和诏岳飞率兵讨平赣、粤、湘、闽边界渚州、郡的动乱。(其中起义首领张忠、邓庆、刘军一等据南雄,被“江西统制傅枢讨平之”)。大量官兵集结与造反军队交战,两方需要大量物资补给。农民造反劫富济贫,政府要乡民服兵役和徭役,征收军饷、剿饷,人民负担过重和避战乱引至迁走他乡。这地区的动乱,仍然在政府控制和管治之下,罗贵等人才有可能办理南迁的“文引”。罗贵等人是因此南迁,还是因“宫妃之祸”而南迁?是绍兴元年还是咸淳九年?罗贵等办理南迁的“文引”,是真是假?有专家评论“宫妃之祸”不是真的,但苏妃传说不会改变,苏妃像依然兀立在珠玑巷。以珠玑为故乡的五邑人,也不会改变“咸淳”为纪元。中原人迁到珠玑巷再迁珠三角的历史,是因动乱、因民族战争(抗金、抗元)、因自然灾害(唐开元二年、宋嘉宝九年南雄大旱)等,珠玑居民逃难到珠三角的广州、新会和中山等地,因“宫妃之祸”则有争论。《五邑文化源流》载:“根据1986年的地名普查,江门五邑由南雄珠玑巷人迁来建村的有113个村落”。其中新会(含江门)45个、鹤山(至明代属新会)41个、开平(明末从新会分出成立开平县)22个,共108个。“迁移人数最多的是在南宋咸淳的10年之间,涉及到55姓的166族。(其次是1276——1279年宋末抗元战争,从珠玑巷迁来五邑有12个村落,13姓。)我们不排除其中有的家族并不真正迁自南雄,或因族小势弱或因时间久忘记了先祖迁移的历史,而攀附珠玑巷的传说”。从罗贵等36姓至现在,据《南雄珠玑移民的历史与文化》所载,珠三角29个县市有141姓来自珠玑,一条长1500公尺宽4公尺的珠玑巷容纳了这么多的姓氏。其中毛姓有增城中新镇乌石、莲塘和毛村,但没记载从珠玑迁来的时间;而从增城分支迁到博罗龙溪镇银冈村的毛姓,则记载从珠玑巷迁出时间是“宋绍兴元年”,但绍兴元年罗贵率领南迁的36姓中,没有毛姓。《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收集73姓中,没有毛姓。从似真似假、是真有疑问的史事中,就有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新会史话》载:“笼统地都说成是咸淳年间从南雄珠玑巷南迁,都是不够准确的。这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修谱时扳名显贵,炫耀宗祖而牵强附会造成的后果”。明代新会修志(弘治、嘉靖、万历年间三次修县志,其中弘治和嘉靖年修的两本县志早已失传)修谱,旧民自附于新民后,为了隐瞒对其不利的原旧民身份及其祖宗的来历,或造反失败者的后代,为了隐瞒先辈背叛朝廷的历史,修谱时,改写原宗祖的来历,成为于咸淳“宫妃之祸”,或宋末战祸南逃的“珠玑难民”,变为新民的宗祖的来历。明初实行的图甲制(全县分若干都,都统若干图,图统十甲、每甲一户),延续至清代,每十年进行“编审”(更查丁口)。志书载:“一户或有孳生丁口逾千百者,亦有衰绝而仍存户名者。……大户丁口既多,或于本甲别开子户,而衰绝之户,……或因姓同冒称之,而冒籍攻讦之案,时有所闻焉”。这样,旧民归附新民,“于本甲别开子户”,或冒同姓的绝户,冒名顶替取得户籍。不编入图甲列为“客籍”的旧民,成为入编图甲的新民。旧民的生活习惯早已汉化,不用改变旧民的语言,易姓或不用易姓成为新民。

  新会千年历史是旧民和新民所创造。旧民于唐代创造新会的繁荣,新民于明代创造新会的昌盛;旧民出山于海滨开辟会城(冈州城),新民把会城建设为广东第三名城;1276至1284年,旧民与新民联手组成乡兵抗击元军,从珠三角至粤北梅岭,他们“铁衣夜冷原头马,宝剑秋高海角龙”,在这场民族战争中流血牺牲,承受着失败后的辛酸岁月;旧民先后兴建龙兴寺、玉台寺、黄云寺、孔子庙、司前月华寺、罗坑仙湧寺、牛湾道北寺、桂林村口的桂林寺(现寺内保存有宋代石雕奠酒器)等;新民开凿会城河、兴建国母殿和凌云塔、重建孔子庙、重修扩建继办旧民所建的寺庙等,这都是留传至今可知的旧、新民所创造的业绩。在明朝扶新民、压旧民的政策下,新民富强起来成为新会主人。旧民则为“客籍”,他们走向反面,前赴后继地起义反明,屡败被杀,外逃,余下的成为弱者,易姓或不易姓自附于新民。虽然旧民于明代已消失了,但以旧民的语言形成的新会话,仍留传至今,现新会人中,也有旧民的血统,因此,新会的历史,是从420年有“新会”的名字开始,至现在已有1585年的历史,是由前期的旧民和后期的新民所共同创造的。(陈汉忠)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