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闻办主任朱清:海西资源先惠及福建侨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福建省新闻办主任朱清:海西资源先惠及福建侨胞
2009年11月25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自中国政府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以来,海西建设成为海外侨胞关注热点。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清日前随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代表团访问纽约,接受了《侨报》独家专访,向海外侨胞描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朱清还介绍了福建省为更好服务海外侨胞,及时、准确、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大家提供所关心的福建省各项资讯的新举措,并希望通过与对外和海外媒体的交流合作,把有关闽台两地合作交流更多资讯提供给海外侨胞,以共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构建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

  朱清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战略,是海内外共同促进、实现的。今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海西经济区明确定位成要建成四个战略平台。第一,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即在这里可实行各种特殊政策的探索、试行,很多政策在这里叠加,综合起来推进,还可以创造一些政策走向和一定内容。凡两岸交流中对互利互惠有促进的,都可以在这里探索。第二,服务周边地区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即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打开中国大陆内地对外新通道,带动中国内陆腹地开发。第三,建成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的基地。这点特别适合与台湾产业对接,大量引进吸收台湾先进制造业在海西经济区落户,从闽台合作发展到与世界各地先进制造业的合作。第四,建成中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朱清指出,现在各国对海西地区建设发展、商机、条件看好,特别是两岸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好的合力,对吸引世界各国在这里投资潜力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更需要更多海外侨胞的积极参与,并向住在国社会各界推介海西经济区发展前景和内涵,很好地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对海西经济区发展,侨胞们最关心的是建设中的情况。朱清说,仅从铁路建设就可看出这几年的投入力度和发展情况。目前有5条高速铁路在福建省同时建设,这在中国交通史上所前所未有的。福建北接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这两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今年已经通车的温州到福州高速铁路,从福州到温州仅1个多小时,到上海也仅5个小时,大大缩短了与长江三角洲的距离。11月福州到厦门高速铁路将开始试运行,从福州到厦门仅1个小时。到2011年,还有3条高速铁路全线开通,其中厦门到深圳高速铁路开通后,厦门到深圳仅5小时,这条铁路把福建与珠江三角洲全面沟通。厦门到龙岩的高速铁路,将把福建沿海和内地沟通起来。而最重要的莆田到江西向塘的向莆铁路,深入中国中西部腹地,是福建省首条连接中部与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将成为中国交通大动脉。五条高速铁路的建设,把福建由过去的交通终端变成了交通枢纽,这将使福建省整个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给各产业发展带来最便捷的服务和最好的效益。

  朱清说,海西资源首先应该惠及福建侨胞,福建省希望与海外侨胞发展更广泛的联系,让这块资源得到更好利用,而新闻宣传机构则努力工作,把更多信息传达出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朱清表示,有海西经济区整体走向、主要内涵,目前进展和可持续的基础条件,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多空间,要让海外侨胞了解的内容很多,福建省希望在闽籍华侨集中国家、地区发展与海外媒体的合作。从目前看,合作的空间很大,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与平面媒体合作外,也可发展网络合作、电视媒体合作,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打造品牌,形式良好发展态势,满足不同受众越来越精细的需求。

  朱清介绍,福建方面将持续开展“走出去”交流活动,如争取厦门卫视在美落地,在侨胞集中地举办书展、文化展,特别推出直接以海外侨胞为读者群的“侨刊乡讯”新刊物门类,对侨胞关心的热点进行专题报道等。同时,也希望华文媒体能经常来福建,把海西经济区发展真实情况告诉旅美乡亲。

  朱清最后表示,美国乡亲非常关心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关切点也是两岸问题。福建省这几年,在两岸关系中起到了重要平台作用,希望将来在与对外媒体交流中,能把更多闽台两地合作交流情况介绍给在美乡亲,以共同推动两岸稳定和谐的发展。(李竑)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