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发挥侨务优势 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政协委员:发挥侨务优势 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
2010年03月10日 14:38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3月10日9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 朱奕龙:我发言的题目是《发挥侨务工作优势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多发期,少数民族地区再不加快发展,会迟滞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会给全国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患。为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理当成为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各级侨联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建议:

  一、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发挥侨务工作独特优势。

  侨胞历来具有热爱和平统一、团结奋斗、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侨务工作应找准落脚点,在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方面发挥好独特优势。

  一是着力与少数民族地区旅居海外侨胞加强联系,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侨务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新疆旅居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有100多万,在境外的藏族同胞有数十万人。侨务工作既要建立与东部发达地区旅居海外侨胞的紧密联系,也要尽快与少数民族地区旅居海外侨胞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增进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向少数民族地区海外侨胞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发挥“侨”的力量所具有的关怀、感化、同化作用,加深相互理解,坚持聚同化异,促进侨界团结,巩固和壮大和平统一力量,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作贡献。

  二是着力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归侨侨眷发展环境,壮大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谐力量。归侨侨眷对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增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少数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的根本途径。建议侨务工作应把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归侨侨眷自我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帮助归侨侨眷创业,增进他们与祖(籍)国的感情,达到“安内引外”、促进和谐的效果。

  三是着力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独特优势,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各异,传统文化得天独厚,对增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建议侨务工作应积极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架起与旅居海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侨胞的桥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加强情感沟通,增强认同感,提高归属感,增强侨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建立侨务工作互动合作机制。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侨务工作应着力建立广泛的互动合作平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放。

  一是建立东西部地区侨务工作交流合作平台。30多年来,东部侨务工作在促进对外开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的过程中,建立东西部侨务工作互动合作机制意义重大。建议参照东西部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模式,建立东西部侨务工作对口协作机制,逐步拓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是搭建西部、东部、国外华人华侨团体交流合作平台。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的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联系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议东部侨务工作主动承担起西部侨务工作和国外华人华侨团体联系交流的桥梁,共同开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三是组建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合作交流平台。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相邻、地缘相近,在建设统一完善的基础设施、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区域内贸易合作、农产品“绿色通道”开通、区域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区域环境保护协作、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有着迫切愿望和要求。建议尽快召开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会议,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联席制度,拓展区域合作渠道。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