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与港澳民间艺术渊源深厚 优势互补互为借鉴(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中山与港澳民间艺术渊源深厚 优势互补互为借鉴(2)
2010年03月23日 14:36 来源:中山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澳门醉龙回中山寻根
鹤蚌相嬉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澳两地醉龙的互动

  真正算得上在中山、澳门之间互动的,还算醉龙。

  醉龙是古代香山独有的民间舞蹈,原称木龙,其中的一支张溪醉龙,或称康公庙醉龙,在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国内破除迷信,无法在康公庙里呆下去,由鱼行小贩辗转转入澳门。所以在嘉德礼所拍摄的组照中,澳门鱼行虽有醒狮等多个项目参加巡游,唯一欠奉的正好是醉龙。而在目前,醉龙是澳门鱼行最为人称道、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澳门的民间艺术。

  醉龙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乾隆年间编篡的《香山县志》:“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曰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市,曰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

  醉龙盛行于以石岐为中心的民田区,现今邻近石岐的长洲、张溪,以及沙溪象角、大涌南文和濠头等处都能找到百年前遗下的木龙。

  从实物照片可知,从最早的龙船头、猪嘴龙、首尾齐全的长洲醉龙,到今天的澳门醉龙,我们不难找到演变的痕迹。澳门醉龙的最大改革,就是把短而脆的木质龙角改为长而韧的真鹿角,这一改,不仅造型更美了,而且也便于手执龙角舞出更多的大幅度动作。

  在澳门的醉龙表演中,我们常可以听到舞者大吼“生”字。这是由于按张溪、沙溪一带传说,衔来栾茜叶为村民治病的灵蛇被斩成数段后(早年的醉龙一般分三节,近年则缩减为首尾两节)曾在水中痛苦翻腾,最后才重新衔接,化为巨龙冲霄而去。高呼“生”字,实寓舞龙人对灵蛇的关注、激励、赞叹之意。

  新世纪之初,为了恢复醉龙这一香山特有的民间艺术,中山市文化部门曾两次组团访问澳门鱼行及观摩四月八醉龙出巡。其后,经过宣传发动,不少深藏于中山民间的醉龙实物与传人纷纷重又现身,其中尤以西区长洲乡最为热心,不仅重新组队,还在培养新人、添置新龙、编排套路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迄今已在省内外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多项荣誉。

  继中山组团访问澳门后,澳门鱼行醉龙演出队也于近年多次回访中山,到张溪、长洲开展寻根之旅,还参与了多届中山慈善万人行。两地醉龙的互动,不仅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见证着两地的深刻历史文化渊源。

  小结

  时至今日,民间艺术不仅列入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列,而且还是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澳门与中山)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优势互补,大有互为借鉴的可能与必要。仅就民间艺术范畴而言,中山地大人多,语系丰富,拥有的民间艺术的品种和形式显然要丰富一些,迄今为止,已有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崖口飘色、长洲醉龙等四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澳门则不但拥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澳门历史城区”名称予以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没有受过重大的战乱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其所保存的民间艺术,在原生状态的保持方面明显占优,这就存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可能。醉龙的保存和演进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还有早已在两地失传的蜈蚣舞,是否也有可能恢复呢?须知,广东原是古代的南越故地,现在古越的语言消失,明显的习俗也不可考,最大的可能是,早已融进南粤文化中。由于全国只有广东、福建等古代越地才盛行蜈蚣崇拜,因此,蜈蚣舞几乎是唯一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断定的南越遗俗,若能再生,应属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之一,也具不忘纪念开辟草莱的原居民之意。(刘居上)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