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采风


 

 

 





  返回主页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在澳门写生

中新社澳门五月一日电 澳门采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在澳门写生

中新社记者 耿军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靳尚谊,为创作澳门回归祖国题材的油画,于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一日在澳门实地调查和写生。

“这是我继三月份之后,今年第二次访问澳门。”靳尚谊院长在下榻的总统酒店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香港回归时,中国文化部组织了有全国美术工作者参加的‘共庆香港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那次我担任评委;今年澳门回归,文化部又组织‘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这次我要亲自参加创作。”

今年三月,靳尚谊院长曾随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访问澳门,此行主要目的是为创作澳门回归题材的油画进行选题设计。经实地考察和反复思考后,靳院长决定创作一幅表现澳门松山灯塔的风景油画。

“您为什麽选择松山灯塔这一题材?”记者问。 靳院长缓缓答到:“松山灯塔有双重意义。其一,这是远东修建最早的灯塔,是澳门有代表性的景观;其二,澳门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中曾发挥重要作用,而灯塔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象征。”

记者又问:“您的人物油画非常著名,此次为何选择画澳门风景?” “这要从澳门给我留下的印象谈起。”靳院长介绍说:“以往总讲‘港澳’,‘港澳’像是一个专有名词,没来澳门之前,我以为香港、澳门十分相似。实地一看,差异很大。澳门由各具特色的三个半岛和岛屿连为一体,地理结构复杂。就商业化程度而言,澳门不如香港,但是,澳门更适合居住,空气清新而安静,令人感到舒适。澳门中西建筑交织,中西文化交汇,许多城市建筑带有浓厚的与阿拉伯文化相混合的南欧风格,城市中有许多文物、雕塑和文化设施,构成全方位发展旅游的取向。澳门住宅博物馆前的那片红树林和松山灯塔,曾激起我的创作冲动,我拍摄了许多澳门的风景照片。表现澳门这座旅游城市,用风景画更适宜。”

靳院长叹言:“创作松山灯塔这幅风景画的难度在于构图。灯塔所在的松山场景大,周围高耸的新建筑从不同角度遮挡了它。”

靳院长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在新华社澳门分社人事部长宗德路和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霍士钊的陪同下,清晨登临松山画速写和拍照,随后驱车从文化中心、大水塘、友谊大桥、澳门大学、新囗岸等地点,多角度的对松山灯塔进行素描。此外,靳院长还到澳门中央图书馆、葡文书局、星光书店和城市图书中心查阅并收集资料,他为文化广场四月三十日关门休息而未能入内选购图书资料,站在铁门外不断叹感遗憾。

靳尚谊院长是继徐悲鸿、江枫、古元、吴作人之后的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五任院长。世界上收藏优秀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他都参观过。在澳门葡文书局购书时,他顺便观看了地下画廊正在举办的一个葡国画家的画展,这位来自葡国的画家询问靳院长对他的作品的评价,他对靳院长所发表的从结构到笔法到抽象意识的评判,深为折服。他恭敬地赠送给靳院长一本自己的画册。 记者请靳院长谈谈此次澳门之行的观感,他略加思索后说:“澳门新建的艺术博物馆的设施是一流的。澳门的年轻艺术家正在成长且很有活力,某些具艺术素质的年轻人还在重要的位置上参与政府管理,这是可喜之事。有些澳门朋友想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在什麽基础上建立、怎麽建立、有无传统承袭,都需考虑。葡萄牙管治澳门几百年,而在世界美术史上,葡国地位不高,这对澳门也会有所影响。未来的澳门特区政府是否应在文化建设上引进人才、培养观众,似应考虑。”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1999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