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百科全书》是澳门学术、出版史上的新突破--访《澳门百科全书》主编之一杨允中

中新社澳门十一月十一日电 题:《澳门百科全书》是澳门学术、出版史上的新突破 --访《澳门百科全书》主编之一杨允中

 中新社记者 耿军

  《澳门百科全书》(繁体字版)已在澳门印刷装订完成,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出版。该书主编之一、澳门大学杨允中博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喜悦地说:“《澳门百科全书》是澳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学术着作,是澳门学术与出版史上的一次突破,我对这本书的总体质量是满意的。”

杨允中博士在六十、七十年代就曾在内地参加过三部辞书的编辑工作。他与澳门教科文中心主任吴志良博士共同担任《澳门百科全书》的主编,并亲自撰写了“总论”及部分政法和经济领域的条目。

谈及《澳门百科全书》的特点时,杨允中博士介绍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澳门与内地专家学者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学术合作的一项积极成果。全书收词条约三千个、总字数近二百万字、共七百八十页。是澳门基金会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历时三年半共同完成的。学术上的权威性、选材的兼容性、资料的详实性、体例上的规范性和澳门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是这部大型学术着作的基本特点。”

他说,《澳门百科全书》的编撰者以澳门本地为主,澳门各学科有影响力的学者大部分都参与了编撰工作,在条目编撰过程中,较充分地体现了学术民主。许多条目都是作者在业余时间翻阅资料、反复考证后写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多位造诣颇深的专家,在后期文字编审工作中,提供了技术指导,从而形成了这部书在编撰方面的综合优势。可以讲,这部澳门历史上首部百科全书,基本反映出目前澳门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这是澳门学术界与出版界携手合作并取得明显进步的一大标志。

杨允中博士还介绍到:“《澳门百科全书》列有大量‘附录’。其中,文献选编共十二份,从中国明清政府治澳的规则章法、重要法律法令,到中葡建交公告、《中葡联合声明》、《澳门基本法》;人名录共十一份,从明清历任治澳官员名单、历任总督名单,到澳门基本法草委、咨询委员、特区筹委名单;从澳门政制主要架构,到特区主要架构。还有对研究澳门具参考价值的中外文书目和澳门四百年‘大事记’。其中,‘大事记’记事截止到一九九八年底,部分史实经过了反复考证。这是迄今为止澳门最详尽、权威性相对较高的一部大事记。”

至于澳门版的《澳门百科全书》与内地简体字版有何区别,杨允中博士回答:“两部百科全书实际上是一式两用,内容基本一致。内地出版的简体字版以汉语拼音排序、内文采用黑白印刷。澳门出版的繁体字版以笔划排序、全书采用彩色印刷,现代人物条目一般都配有照片,部分条目所收资料,截止到一九九九年十月,故更具时代感、更为详尽。”

杨允中博士说:“这部书投入的人力、财力之大,规范之严谨,在澳门都是空前的。这是展示澳门学术水平、塑造澳门文化形象的一项浩大文化工程,是对即将回归的澳门的一份珍贵献礼,在澳门学术研究与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夕编撰、出版《澳门百科全书》,对澳门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与再认识,这对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必然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杨允中博士最后表示,澳门基金会卢德奇主席和吴志良博士对编撰出版这部巨着,从始至终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这也是此书得以顺利完成、出版的重要因素。(完)

最近更新日期:1999年11月15日
© 1999,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转载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