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news.com.cn
中国新闻社





 

肯尼亚



一、概况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贯南北,东南濒临印度洋。面积58.3万平方公里。除沿海200公里宽的地带为平原外,全境大部分为东非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500米。邻国有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高原地区气候温和,沿海气候湿热。首都内罗毕位于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最高25℃,最低14℃。

肯尼亚现有人口2910万(1998年)。共有42个部族。38%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28%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肯尼亚首都是内罗毕(NAIROBI),人口约250万。与北京时差5小时。

肯尼亚国家元首为总统。现任总统是丹尼尔·托洛依提奇·阿拉普·莫伊(DANIEL TOROITICH ARAP MOI),他于1978年10月就任。1997年12月第五次连任。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到公元七世纪,肯东南沿海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肯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1895年,英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后又成为其殖民地。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获胜,同年6月,肯成立自治政府,12月宣布独立。1964年12月12日成立肯尼亚共和国,乔莫·肯雅塔为首任总统。1978年肯雅塔病逝,莫伊接任总统。

二、经 济

肯尼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0%。农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旅游业是主要创汇行业之一。

三、中国与肯尼亚关系

(一)、政治关系与重要往来

1963年12月12日,陈毅副总理应邀参加肯独立庆典,14日中肯建交。

自八十年代以来,两国高层往来不断。肯方访华的主要有:莫伊总统(1980、1988和1994年)、肯盟主席阿马约(1986年)、外长阿亚(1991年)和戈达纳(1999年)等。中方访肯的主要有:姬鹏飞副总理(1980年)、田纪云副总理(1985年)、谷牧国务委员(1987年)、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1987年)、孙起孟副委员长(1991年)、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1年作为外长、1994年)、陈慕华副委员长(1992年)、江泽民主席(1996年)、政协副主席钱正英(1997年)和唐家璇外长(1999年)等。

(二)、经贸关系

自建交以来,中国向肯提供了各种援助。在援款项下中国共承担14个成套项目,已建成莫伊国际体育中心、沼气池、埃尔多雷特医院扩建A、B部工程、内罗毕市容修整等10个项目。尚有甘波基-塞勒姆公路项目、基玛-恩姆苏茨威公路项目在建,体育馆维修、打井2个项目待建。 1978年5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1998年,中肯贸易总额1.19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182亿,进口149万。

(三)肯尼亚议会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往来

1991年12月,孙起孟副委员长访肯,中国全国人大同肯议会建立正式关系。1992年4月,陈慕华副委员长作为中国特使访肯,出席中方援建的莫伊国际体育中心竣工交接仪式。


Back to Top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政治透析 | 经济观察 | 科教文苑 | 社会时尚 | 体育博览 | 娱乐放送 |
军事天地
| 两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华人世界 | 国际了望
中新社专稿选介 | 中新社图文专稿 | 中新社新闻图片 | 中新社影视产品 | 中新社经济信息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务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