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文玩书画

北京人玩雨花石



  老北京人好逗鸟、斗蟋蟀、养花,也好玩石头。就以雨花石而论,此物虽产自南京雨花台,但老北京人的家中也多藏有珍品。观赏雨花石,历来被视为高雅之举,其中乐趣,实有言语难传之妙。

  雨花石素以质、色、形、纹的精奇巧美著称于世。其优者玉质天章,空灵晶澈;更有佳品,或天然成画景色迷人、或似人若马栩栩传神。难怪历代名士如文学家苏东坡、诗人郝经、书法家米万钟、戏剧家孔尚任以及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徐悲鸿等,对五彩斑烂的雨花石均有极大的兴趣。

  如此奇特的雨花石,价钱自然非常昂贵。当年北京的遗老遗少以及名医、名优、名作家、名画家,则不惜以重金争购之,并题以雅名,藏之秘室,轻易不肯示人。

  笔者早年居京时,在友人处见过不少雨花石珍品;亦常见二三藏石之挚友共同展玩,并切磋题名,那“其乐也融融”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留在记忆中。

  每当大家把各自珍藏的奇石展示在紫檀木八仙桌上的时候,一切忧愁烦恼便烟消云散。琳琅满目的雨花石,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子映衬下,越发显出迷人的色彩和诗一般的意境。石友们当年所藏之奇石,都有一个雅致的名称,如“云锦”、“秋虫”、“古鉴沉月”、“游烟花三月”、“水墨瓜藤图”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在这些不胜枚举的奇石中,“槐荫送子”与“归凤求凰”可谓苍穹独赠,价值连城。前者的天然画面是由乳白、墨绿,杏黄等三色组成;墨绿色的图案恰似一株古拙青郁的槐树,浓荫下两块狭长的杏黄色,一前一后,高矮不等,颇像身着古装的父子路经古陌槐荫下。

  “归凤求凰”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的传家之宝。此石本体为鲜艳的鹅黄色,而含在其中的猩红色细密花纹,极似两只振羽翱的凤凰,那栩栩如生的情态,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遗憾的是,这一天然的瑰宝于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不

  慎失落;欲再获如此珍奇之雨花石,只恐踏破铁鞋而无觅处矣!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