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评:好质量不是一切 自主品牌中级车缺的是气质

2011年12月23日 13: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有不少朋友来电就我所发表的“质量是阻碍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难‘破万’的关键因素”言论提出赞同或异议。某君提出“一汽奔腾B70和马自达6是同底盘共线生产,按说二者的车辆品质应该相差无几,为什么马自达6如日中天而奔腾B70却举步维艰?”诚然,近两年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产品质量有了较好的改善,但是良好的质量不过是满足中级乘用车用户的底线而已。

  最近几年,我国的自主品牌不断向中级乘用车发起冲击,其间逐渐形成了四种模式:一、“奔腾B70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品牌借用合资伙伴成熟的汽车底盘,然后再起基础上自行研制车身和内饰等系统;二、“上汽荣威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买断外国品牌的某些车型的知识产权,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全新车型。二、“华晨中华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品牌委托外国先进的汽车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全新的车辆工程系统开发;四、“东方之子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品牌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少许工程系统外包给第三方,然后自主统筹研制出来的车辆。在这四种模式之中,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只是解决了车辆的技术问题,即便是在后期的试验和生产管理过程中,对车辆的性能和质量加以提升,仍然无法确保其成为畅销品牌。

  以某自主品牌的中级乘用车为例,该车外观设计偏向欧洲大陆稳重大气的风格,整车的动力性能指标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内饰工艺也极为精细,在品牌传播方面也进行了多纬度重金投放,然而上市近两年来却始终在三位数徘徊。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品牌的中级乘用车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呢?笔者和多位实际用户以及业内专业人士交流后发现:该车的品牌内涵与外延产生了背离,车辆外在特征和卖点导向相左,消费群体深层需求和品牌传播的重心偏移。也就是说,即便该车的消费者定位极为准确,车辆性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其品牌、产品和传播等三者之间表达的混乱,使得该车在气质上没有真正打动消费者。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个品牌的气质是如何错位的。

  宾利、阿斯顿?马丁、迷你、克莱斯勒、双龙、劳恩斯,如果请诸位朋友在上述品牌找他们共同的因素,你会发现什么呢?恐怕排在前几位的因素应该有:中高档车型、小众品牌和翼型商标。如果我们再将双龙和劳恩斯这种“后天改造”的品牌排出,其余四种品牌又会让我们找出什么共同的因素呢?毫无疑问每个品牌名称都由典故衍生出来,这种商标不但具有丰厚的内涵,并且琅琅上口,易于理解和传播!而不是由一些形容词的简单堆砌。如果我们再审视宾利、阿斯顿?马丁、迷你、克莱斯勒、双龙等品牌的产品,想必大家就会发现他们在产品设计上都趋向于个性化,而非“大众脸”。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品牌从商标的内涵、到产品设计、群体定位、传播形象等多因素的高度统一,才能修炼出吸引注意力的产品气质。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大众帕萨特使用类似阿斯顿?马丁的翼型商标,品牌英文名称中国人读不出来、外国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请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做代言人,却和同品牌的入门级廉价车型摆在一起,想卖给政府官员或者商务精英。对于这辆新生品牌的中级乘用车,诸位有什么感觉?您会买这样一辆车吗?谁会花2万美元买这样一辆车?有必要说明的是,笔者对于这个企业做法的解析绝非嘲笑,也不是批评,更不是落井下石。只是诚挚的建议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发展中级乘用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整个品牌因素的融合和气质的统一。

  近来,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一汽轿车在奔腾B70销量上攻乏力的状态下,没有采用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重新淬炼品牌内涵、车辆特点和用户群体之间的因素,通过实际用户的家庭责任感、工作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追求,营造其对社会精英的人文关怀,来传播其品牌的气质。从短期看这种做法未必能迅速提升产品的销量,却可以逐步提升人们对其品牌的认同,其价值绝非是多卖一万辆车可以比拟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