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轮胎炸伤人车险不管 报告称九成参测轮胎存隐患

2012年07月20日 07:4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网上近日惊现一司机被轮胎炸飞视频,司机在加油站查看轮胎裂痕的时候,轮胎突然爆炸,把司机炸飞。该视频引起网友疯狂点击和转载,网友在感到滑稽搞笑的同时,也在深思:为何轮胎会爆炸?

  爆胎的危险事件

  众多的爆胎事件显示,要么伤人要么伤己,生命的失去也是时有发生。但是爆胎事件却依旧在频发着。

  且看今年7月的几起事件,18日,陕西西安城北未央湖铭祥花园小区内,一辆“尼桑”牌轿车右侧轮胎发生爆炸,引起自燃,大火殃及距它约一米的“雪佛兰”车。

  17日早上7时许,一辆由大良往广州方向行驶的四轮小货车在105国道红岗对面路段因爆胎失控出现侧翻,货车司机被困车内。交警、消防官兵接报后迅速对受困司机进行施救,事故导致105国道古鉴路段拥堵近两个小时。

  17日凌晨6时许,四川新都三河场往蜀龙路路口,一辆装载着树木的货车突然爆胎,失控后与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撞,摩托车上的两人被甩了出去,摩托车在飞出去的瞬间突然爆炸,瞬间成了一团火球……

  爆胎危害巨大

  轮胎爆炸的原因有很多,“鼓包”、“裂纹”俨然在其列。轮胎侧面出现“鼓包”,不但影响行车,而且有爆胎危险,出现“鼓包”的轮胎不能再继续使用,因为其随时都有可能爆裂,是车辆行驶的重大事故隐患。轮胎上有的裂纹不易被发现,因为轮胎有弹性,实际上一些小裂纹下是深度很深的裂口,在高速的情况下,轮胎表层很容易被分离,或者发生爆胎。

  所谓爆胎是指轮胎在很短时间(少于0.1s)内失去大部分空气。

  笔者在杭州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12月28日18:30时,和该车主同方向行驶的一辆重型货车在行驶过程中爆胎,强烈的气流导致他的右侧两个车门变形,前档风玻璃以及右边反光镜和车内后视镜破裂。爆胎之时,气流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单是释放的气流就如此的具有杀伤力,对人身安全危害巨大,更遑论因轮胎爆炸引起的驾驶失控而引发的交通意外。

  不在车险之列

  这年头,人寿保险、车险、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机动车辆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等,种类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这一事件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有没有这样一种保险来降低司机被炸飞事件中这一司机的损失?司机该去哪里寻求赔偿?

  车险是为车辆进行的保险活动,那么类似于“司机被轮胎炸飞”中司机的情况——由于车辆的损害对驾乘者或者其他人员人身造成损害的,是否有相应的保险?

  笔者了解到,车险的种类中并不包含上述情形。中国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车险这方面,只有一个车上人员责任,就是司机在车里边发生事故的时候,属于保险责任。”对于上述这个司机在车外被轮胎炸伤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形,不在车上人员责任的投保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司机可以投保一个意外险。

  但是,投保能解决一切吗?

  爆胎可以预测

  投保的目的只是降低我们的损失,并不能阻止意外的发生。“司机被轮胎炸飞”这一事件的根源,是不是跟轮胎的质量有关?

  某网友告诉记者,这其中也许有司机的错,是他没有及时更换轮胎。但是,轮胎不是食品之流,我们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变质”,更不知道它变质的时候动静是那么的大——连司机都被炸飞掉了。

  但是,爆胎却是有迹可循!专家撰文认为:试验证明80%的轮胎爆胎是有预兆的,在爆胎发生前一小时,轮胎的胎内压力和温度会出现异常,这为实现轮胎爆胎预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影响爆胎的首要因素是轮胎的充气压力。充气压力过高和过低都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实验数据表明,当轮胎压力低于其额定值(0.03MPa)时,轮胎的正常使用寿命将会少约25%;当轮胎压力高于标准值25%时,其寿命将会降低15%-20%。

  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通过对轮胎内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施监测,对压力和温度异常进行警报,让驾驶员能够及时发现,达到确保行车安全、减少轮胎磨损和降低油耗的目的。

  中国首次汽车消费者轮胎安全检测结果显示:91%的参测车轮胎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其中有60%的轮胎胎压不正常,易导致胎冠不均匀磨损:37%的轮胎胎冠上有钉子或刺伤。专家表示,汽车在时速160公里以上行驶时发生爆胎事故,驾乘成员死亡率为100%。

  爆胎殃及临近车辆,强烈的气流导致车门变形

【编辑:陈璞】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