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吃一堑长一智 安全锤卖火了

2012年07月31日 08:57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某知名网店数据显示,自7月21日北京暴雨之后,汽车用安全锤的销量环比增长598%,搜索量环比增长1712%。作为那场暴雨的亲历者,笔者相信这个数据是真实的。一位朋友这几天过生日,收到的生日礼物中就有3把安全锤。写这篇稿子之前,接到一位外地朋友的慰问电话,各种关心之后,嘱咐我一定要买把安全锤备在车里。我顺势这么一想,如果现在出门跟人打招呼,问上一句“买安全锤了吗”,当会让对方觉到自己的真诚和关爱,至少比“吃了吗”这种客套显得更发自内心一些吧。

  安全锤现在卖火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者,吃一堑长一智,经历惨痛的教训之后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二者,安全意识这个“智”本该早就长出来的,现在吃了这么大个“堑”才想起长,代价太大了。当然,“本该早就长出来”这话,对消费者来说是提醒,对汽车企业而言就是批评了。

  造成77人遇难的北京7.21特大暴雨,在引发人们对汽车乘用安全问题大讨论的同时,也把一个质问抛给汽车生产厂商:乘客乘车遭遇生命安全危险和财产损失,汽车生产企业是否要对未给汽车配备乘用安全设备负一定的责任呢?许多网友认为,假如在北京广渠门溺亡的那位车主车上有“标配”的安全锤,他年轻的生命就一定不会殒殁了。但令人遗憾的,并没有哪家车企有这种“标配”,事实上,许多车企甚至连最基本的从消费者出发的安全意识都没有在头脑中配备。

  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北京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中,大多数汽车厂商都表现消极,“无视这样一个已经成为公共议题的热点事件”,给人留下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印象。它们既缺少对暴雨可能对汽车产品及客户造成危害的预见性,也没有抓住借自然灾害进行自我营销的敏感性,人们看到的,只是类似“吃了吗”这样的冷漠客套。在一家顶级汽车品牌的官方微博上,7.21全天只发布了一条关于安全气囊的微博,虽也涉及安全,但此安全与彼安全完全是一个风马一个风牛,两不相及。而面对网友提问“XX汽车进水熄火后,车窗能否打开”的疑问,其官方微博也未作任何回复。不仅鲜能看到外资、合资汽车品牌的真诚和关爱,在自主品牌的脸上也只能读到冷漠。它们要么没有发布与此次大雨相关的微博,没有为车主提供一些实用的资讯,要么干脆连续不更新,官号形同虚设。而那些根本还没有开通微博的厂商,就更不用指望什么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汽车厂商都这么消极,事实上我们也听到了积极的声音,而正是这不多的积极者让人看到了前途的亮色。宝马中国在官方微博及时发出通知,提醒用户车辆如果救援到店,可提前与工作人员预约以确保能尽快检查维修。还提醒车主,如果汽车不幸涉水,要重点检查汽车的电子系统、发动机及变速箱等。“赞一个!”“感觉很温馨!”……微博发出后,跟来网友数百条表扬留言。有论者指出,狂风暴雨总不可避免,汽车厂商发布一些天气资讯和出行指南,提供一些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回答用户的求救问题,这些,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企业的客户来说,却意味着关怀,意味着美好的品牌形象。

  可以相信,经历这场暴雨之后,一些汽车厂商也该适时地抓车辆防水的科研及卖点工作了,也该学会像宝马这样关怀客户了,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必须要提醒的是,这一堑吃了,智也长了,可千万别把长智都寄托在吃堑上——长智要趁早,吃堑恐已迟。 □ 胡立彪

【编辑:陈鑫】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