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华工商时报:卧铺大客“杀人” 拷问监管机制

2012年08月31日 10: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陕西延安长途客车与罐车追尾造成36人死亡、沪蓉高速四川广安段面包车追尾大货车造成12人死亡、青银高速陕西绥德段商务车追尾大货车造成9人死亡……近日接连发生的几起重特大交通事故深深刺痛着公众神经。人们为车祸中消逝的鲜活生命扼腕,更深深思考着惨剧背后的交通安全管理漏洞。

  长途客运、双层卧铺车、凌晨出事、36人遇难……发生在延安的这幕交通悲剧,让人想起一年多前造成41人死亡的京珠高速特大交通事故。惨烈的教训总是惊人相似,亦更发人深省:我们的监管与问责机制能否经得住生命的追问?

  去年7月22日,威海一辆卧铺大客车在京珠高速信阳段发生燃烧事故,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一年后,悲剧再重演。

  1%的数量占有10%的事故占有

  据中国官方统计,中国2011年发生的2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跨省长途客运车辆的有8起。在中国,卧铺客车数量占大客车的比例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数占大客车事故死亡人数比例达10%。

  有专家指出,由于卧铺客车采用双层布局,实际载客面积是普通座位客车的1.5-1.7倍,车体重心较高,加之车内过道窄、易燃物多,如遇突发交通事故,往往损失惨重。

  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群,或出于无奈或出于习惯,至今依旧是乘坐卧铺客车主力军。“卧铺客车的优势在于‘门到门’的服务,即到站就到家,而且可供选择的车次也较多,且日夜都有发车,很方便。”从事服装生意的王春林如是说。对钟点工而言,精打细算是居家之道。“春运期间,坐火车一票难求,坐飞机没有折扣,对路途较远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卧铺客车能睡觉,也能带较多行李,性价比显然比较高”务工人员说。

  卧铺客车客车主要承担跨省、长途的客运功能,由于是跨地域,交通管理部门往往难以对其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客车在离境之后所发生的超员、超速等违法情形无法得到及时制止。又由于卧铺客车大多是夜间行驶,司机疲劳驾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道路交通法所规定的强制休息条款、交通部所推行的停车休息制度,实际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卧铺客车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跨区流动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都很有限,遇到客运方出现安全违法问题时,往往无法做出适当的制止行动。更由于客运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卧铺客车这一客运方式先天就打上了隐患烙印。

  调查处置应打出“组合拳”

  查明“8·26”事故的具体原因、对伤亡者做出良好的善后,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但国家有关部门更应该从同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深入研讨长途客运的安全预防规则。比如,卧铺客车有无必要逐步退出市场,在退出之前,又应采取怎样的严格安全监管。对跨地域的夜间公路客运,如何遏制司机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问题,对已经暴露的安全隐患实行何种预警机制。此外,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事故预防同样也要升级。对于运行在全国道路上的三万辆卧铺客车而言,任何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疏忽,都可能是悲剧的信号。

  并不是不相信有关方面的表态或承诺,而是因为过去各种表态和承诺很多,实践证明所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某些表态只能让人半信半疑。更重要的是,各种表态是在用单味“药”治疗极其复杂的“病”,“药效”自然让人怀疑。按理说,对于每一起事件的调查处置,应打出“组合拳”。

  显而易见,即使彻底取缔了“红眼客车”,但白天仍然有可能发生类似事故,因为发生在延安的这起重大交通事故,不仅是“红眼客车”的问题,还有卧铺客车的问题;不仅是客车的问题,而且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问题。如果只是从“红眼客车”入手,恐怕治理的效果很有限。

  以双层卧铺客车为例,据说目前仅在中国存在,近17个月已致140人死亡,可见,这种客车可谓“公路杀手”。尽管这种车辆今年3月起被禁止生产销售,但是完全退出市场最长还需要数年。

  尽管公众也希望以严肃追责来遏制公共事件发生,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针对官员问责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问责普遍太轻,很多问题官员被问责后很快复出,让问责变成了走过场;另一方面,以往的问责没有起到应有的警示教育的目的,问责一些问题官员后,还会出现不少类似的问题官员。

  ■本报记者曲若柳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