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出租车市场多被本地品牌垄断 成本转嫁购车者

2012年12月05日 0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

  中新网12月5日电 (汽车频道 吕思言)近日,武汉有1.3万辆新爱丽舍出租车被曝出,没有ABS防锁死刹车系统、“缩水版”刹车盘小于正常尺寸、刹车制动存在隐患。出租司机被强制以高价购买这样的车。而且已经开着这样的车,上路一年多。 此事曝光之后,政府和车企纷纷做出回应,政府承诺彻查,车企提供免费检测。事后的积极反应,并不能平复出租车司机对垄断性购买某一车型的不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某个城市当地有汽车企业的话,这座城市的出租车基本上都为本地产的车型,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出租车本应该是方便大众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但通过被曝光的武汉出租车事件,可以发现在这背后却隐藏着利益关系,因此引发的关于政府保护本地车企的质疑声也不断。但政府扶持本地车企,早已是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

  本地产汽车垄断出租车市场是普遍现象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租车现状就是,如果当地城市有比较大的汽车企业的话,那么这个汽车产业生产的轿车就会垄断当地的出租车市场。比如在上海出租车一般为上海大众产的桑塔纳及途安,北京多见伊兰特,天津基本为天津一汽产的威志,而作为一汽大众的主场城市,长春和成都的出租车分别为捷达和速腾。 很明显可见各地汽车企业对当地出租车车型的影响,当地生产的汽车垄断了出租车市场。

  虽然各地都有出租车专用标准的草案,但对于非本地车企来说,想要驶入当地城市,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央视曝光的武汉出租车事件中,武汉某出租车公司老板表示,在车型选择和价格方面公司基本没有自主权,“武汉市出租车是由市政府指定的,政府说我现在就给你用这个车,要么你就不开,就这么简单。”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租车公司从业者执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其它轿车,就要付出缩短营运年限的代价。据央视暗访,武汉客管处虽然不直接否定个体司机可以自行买车,却在买车的环节上设下了障碍,禁止4S店向司机售车。而司机无法购得公开发售版车型,只能耽误出租车营运牌照有限的使用时间,“最终不得不购买指定车型”。甚至有城市规定,在出租车到报废年限后,只允许更新京沪两个厂家的三种轿车,如不从,营运年限就自动缩至5年。由此可见,本地产汽车垄断出租车市场是普遍现象,而非特例。

  强制更新出租车 从业者和乘客成受害者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出租车的报废年限是8年。但多地的地方性规定,则要求当地出租车的报废年限缩短至4-6年或者50万公里,广州还出台了补贴性政策,出租车运营未满5年提前报废将年补贴3万,虽然从尾气排放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有利于环保,但却加大了从业者的经营成本,而类似现象在各地还有不少。

  而国内出租车市场普遍存在的非市场化竞争现状,使得出租车的销售成本远高于非出租用车。厂家会把高出的成本转嫁给购车者,导致从业者和乘客成了出租车更新的最终受害者。

  此次央视曝光的武汉出租车存安全隐患事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从2011年4月起,武汉15000余辆出租车中有近1.3万辆被换成了新爱丽舍轿车。这些缺少了安全配置的出租车,其售价远高于公开发售版的新爱丽舍。而且,武汉客管处在买车的环节上设下了障碍,出租车司机无法自主进行购买,司机对此叫苦不迭。而缺少ABS系统、刹车盘小于正常尺寸的“缩水版”车,刹车制动存在隐患,无疑是移动的杀手,严重威胁城市交通安全。

  汽车“地方保护”早有先例 补贴力度强力撑本土车企

  不仅仅是出租车,车企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多地早有补贴保护政策出台,今年6月,重庆联手长安汽车量身打造地方“汽车下乡”补贴政策。其后,8月长春出台政策,从政府采购、市民消费补贴等方面,力撑一汽自主品牌汽车。规定鼓励其各县(市)、区、开发区在购车和报废、更新车辆时,按规定标准首选一汽集团产品。对新购一汽集团产品并在长春市内落籍的用户,免收新购汽车检验费、验证费。

  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本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建议将住房公积金用于已有住房群体购买省产汽车;购买省产自主品牌汽车时,在汽车购置税、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方面给予减免。湖南省曾在政府的1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将省产乘用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积极采购省产车。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居民采购省产乘用车和商务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办公及公务活动,应积极采购和使用本省产品。”

  在多项政策补贴下,消费者选择当地产汽车的利明显大于弊,而有针对性的地方版刺激政策,虽然短时间内也有助于帮助业绩下滑的车企度过市场难关,护盘地方支柱产业,拉动地方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政策补贴,并不能真正救助车企,反而会扰乱市场规律,从公共政策领域来看,会使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中新网汽车频道)

【编辑:王槊】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