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菲尼迪谋求成为在华第四大豪华品牌

2013年07月22日 10:2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

  上周,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举行半年媒体沟通会,总经理戴雷就2013年上半年以来英菲尼迪的业绩以及未来架构调整事宜作出说明。“我们认为2020年英菲尼迪有望成为第四大豪华品牌”,戴雷表示。

  2012年,英菲尼迪受到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销售和经销商网络扩展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整体销量不足2万辆,同时经销商盈利能力下滑导致信心受挫。英菲尼迪方面表示以上问题都将在2013年得到改善。对于英菲尼迪品牌,最大的挑战在于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知程度的提升,以及产品形象的重新定位。而在此之中最核心的品牌定位事宜,英菲尼迪全球和中国事业部至今尚无明确结论,预计在年底之前会进行发布。

  另外,英菲尼迪将中国本土化作为品牌实现国际化和发展的重要机遇。去年5月东风日产与英菲尼迪签订国产化项目协议,投资20亿元在襄阳工厂建设专属英菲尼迪的生产线。戴雷表示,国产化车型将于2014年推出,Q50和QX50都将推出中国版本。国产车型未来将占到总销量的50%,英菲尼迪有望借此将销量拉升至10万辆以上,成为中国第四大豪华品牌,实现从众多二线豪华品牌中的突围。

  英菲尼迪还有机会

  记者:德系三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到78%,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豪华车市场格局已定,给后来者机会比较小?

  戴雷: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还会有大的变化,很多消费者想尝试新的品牌,这是所有二线豪华品牌的机会。在美国,德系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不到60%。因此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格局还会有变化,二线豪华品牌同样存在机会。英菲尼迪的产品线在未来的5年内将扩大60%。我们不一定要覆盖所有的豪华车细分市场,但将覆盖最主要的细分市场。

  记者:Q50和QX50国产之后的目标销量是多少?原来说过2020年要成为中国第四大豪华品牌,这个目标有没有改变?

  戴雷:具体到产品的销量现在还不方便说,目标是5年内整体销量达到十万辆,届时国产车型销量将占到50%以上。我们认为2020年英菲尼迪有望成为第四大豪华品牌,这是我们的长期规划。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销量,而是长期打造品牌竞争力。

  经销商渠道运营尚无定论

  记者:在英菲尼迪国产后,渠道和运营管理方面跟东风日产如何分工?

  戴雷:很高兴我们能利用东风日产的经验。未来英菲尼迪的产品一部分会国产,还有一部分进口。我们会在一个网络渠道中同时提供进口和国产的产品。具体的运营模式还在规划中。我相信会找到一个成功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

  记者:是否有新的网络发展计划?针对经销商有没有新的商务政策,或者融资方面的便利?

  戴雷:最大的重点是覆盖当前空白的地方——没有英菲尼迪经销商店的城市。我们现在已经有60多家店,还有很多城市没有覆盖到。我们也在与投资人沟通,希望明年年底能达到80家,四五年以后网点数量会翻一倍。我们会在已有经销商店的城市,待经销商达到计划的销量后,再考虑后续数量的发展。

  我们会打造非常好的经销商管理体系,包括销售政策、订货流程以及金融支持等,并还将推出其他措施。在第三季度我们已经推出一些销售政策支持经销商。

  记者:如何重塑经销商的信心?

  戴雷:去年的危机让经销商比较困难,有些经销商信心不足。但是今年上半年我们还是保持了比较好的状态。上个月我们刚举办了投资人大会和经销商大会,和经销商们分享了英菲尼迪未来的发展方向,沟通效果很好,大家非常认同这个方向;以后我们肯定也会把同经销商的良好沟通作为工作重点。

  记者:对于自身的品牌形象,英菲尼迪是否有重新定位?

  戴雷:英菲尼迪隶属于日产汽车。但它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独立公司和品牌价值观,总部设在中国香港,英菲尼迪是一个国际化品牌。在这个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中国的本土化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更像一个新开的公司,给予各个市场极大的支持,而且特别重视中国市场。我们会在今年年底前在全球推出新的品牌定位。

  (记者 崔卓佳)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