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日持续高温天气 小心爱车也“中暑”

2013年08月06日 10:17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进入夏季,常听司机抱怨:气温一高,车不好开了。很快,这个感觉被4S店印证,近期许多4S店里总是“车满为患”,都是排队等待维修的。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众多私家车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症状”。据接诊“医生”介绍,其中空调不制冷、水箱温度过高、车子爆胎等问题较为突出。媒体做了个有趣的试验:用手掌靠近露天停放的汽车引擎盖,感觉十分烫手。再用红外测温仪一测,几辆车子的引擎盖温度都在70℃以上,最高竟达75.9℃。还有,开车首先要开门,那么门把手的温度有多少?一测,达到了54.6℃。这么高的温度,结论只能是“汽车也会‘中暑’”。

  介绍一个典型“病例”———武汉张先生驾车外出办事,当时显示车外气温43℃。正行驶间,他突然感觉空调吹出的冷风变成了热风。后听到“滴”的一声,仪表盘开始闪烁红色的“STOP”报警。急忙停车熄火,打开引擎盖,只见水箱内混杂有绿色防冻液的沸水像喷泉一样往外冒。他赶紧打电话给修车店求援,又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联系拖车。一位好心的司机停车察看后,给张先生支招:用矿泉水给水箱加水,再开到附近的4S店。如果水温过高开始报警,就停车等水温下降后再开。后来,张先生给车更换了节温器、风扇调速电阻和防冻液等,“治疗费”花了700多元。

  “汽车中暑”的话题里,“开锅”、爆胎经常被谈到,最令人恐惧的还是自燃。汽车自燃不仅给车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汽车“杯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汽车内部电路老化和短路。其次是车主随便改装汽车或随意添加新设备,如加装高档音响等,也会增加汽车电源负荷,埋下安全隐患。因而老司机建议:避免汽车“中暑”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检查车辆。尤其要检查以下项目:一是检查发动机。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温度较高,其周围电线的外表绝缘皮容易老化脱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日常检查是预防机动车火灾最重要的手段。二是不要私自改装汽车。如一定要改装,应让技术人员做专业改装。电路改装或增加设备时,线路一定要包好,防止漏电。三是学会熟练使用灭火器。平时很多人认为它没有用,更可怕的是有的人根本不会使用。建议司机朋友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把灭火器当成士兵的“枪”,没事儿经常演练一番,以免发生意外时束手无策。还有一个提醒很重要:受高温影响,原本无关紧要的小东西,可能变成暗藏危险的“杀手”。比如一只气体打火机、一罐可乐、一副老花镜,甚至一块小小的电池,如果放在高温暴晒下的车内,就可能引发一场爆炸燃烧。拿老花镜和放大镜来说,它们都属于凸透镜,很容易将光线聚在一起。如果长时间聚焦光线,导致焦点温度过高,除了加快内饰的老化程度外,严重的还会烤坏车内的塑料饰板,甚至导致车辆自燃。希望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对爱车来个“地毯式”搜查:把不该放在车内的东西一律“请”出去。

  中过暑的人都知道,那种滋味相当难受。“中暑”的车辆肯定也很痛苦,只不过它是个“哑巴机器”,不会开口讲话罢了。针对这一情况,我的邻居张奶奶提出一个简单的车辆避暑对策:开一段路,让车在树阴下凉快凉快,就是毛驴也得让它歇个晌吧?这个办法虽说“土”了点儿,但我看行。(林 鸣)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