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这些传言可信吗? 试验鉴别用车传言真假

2013年08月08日 10:1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雨天戴墨镜会看得更清楚吗?通过电话远程遥控钥匙真能打开车门吗?夏天为轮胎充氮气能预防爆胎吗?相信在传言盛行的今天,这些说法你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它们都是真的吗?本期我们就通过试验对这些流传甚广的用车传言鉴别真假。

  试验使用车型北京现代悦动、英菲尼迪QX56

  □传言

  1

  雨天戴偏光镜视线更清晰

  真

  传言描述

  雨天行驶最大的问题就是视线模糊,当看不清前方路况时,一切安全驾驶都是扯淡。这时候,合理使用灯光、防止玻璃起雾、确保雨刮发挥到最佳状态……这些都是确保安全驾驶的常用方法。但最近有不少网友指出,在雨天驾驶时佩戴墨镜或者偏光镜,可以使视线变得更清晰。这个说法靠谱吗?

  试验验证:在早晨上班路上,天空突然变得阴沉,随即就下起雨来。当雨量较小时,记者感觉是否佩戴偏光镜对视线影响并不是特别大。随着雨量变大,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打在前挡风玻璃上,即便把雨刷调到最大速度,依然感觉前方视线模糊。这时候带上偏光镜,明显发现眼前事物对比度提高,雨滴反射的光线也被屏蔽掉,眼前瞬间清晰不少。

  结论和建议:试验结果显示,佩戴偏光镜确实能使视线变得更加清晰。医院配镜科的专家告诉记者,不管是墨镜和偏光镜,都能过滤掉雨点散发的眩光,并且增加对比度,使眼睛看东西更加舒服,去掉散射的眩光后无疑也会使视线变得更加清晰。但是专家建议,在白天雨量较大时,可以佩戴浅色的墨镜或者偏光镜,但在光线较暗的夜晚,眩光的影响并不大,佩戴墨镜反而会影响车主的正常视线。

  一句话点评: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墨镜都是车主驾驶出行的必备工具。

  □传言

  2

  通过电话传递钥匙解锁信号

  假

  传言描述

  一直有一个传说,当钥匙遗忘在车内,只需要打个电话回家,让家人拿出备用钥匙,贴在电话边上按解锁,而车主把手机贴在车门处,解锁信号就能通过手机传送过来,车门随即就能打开。这个方法究竟真假?笔者就可行性进行了数次试验,结果断定为虚假信息。

  试验验证:在同一条道路上(200米左右距离内),可以直接通过钥匙远程开启车门,手机可以充当一个信号放大器的辅助功能。这种情况适用于车辆刚好停放住宅楼下,而车主又恰好忘带钥匙,这时可以打电话通知家人从楼上向下按解锁键。如果不在同一条道路上,无论是直接通过手机或者固定电话,都无法将车门打开。笔者在距离车辆不到百米距离的一个拐角处试验,通过手机进行尝试,结果显示失败。笔者还通过道路两侧常见的公共电话亭进行尝试,记者手持电话狂按车钥匙的解锁键,可是电话另一边的车辆依然不见动静,结果又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结论和建议:手机和车钥匙都会发出一种无线电射频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进行传输,但其中涉及一个解码的问题,远程解码技术无法通过简单的语音通话进行传输。如果真是不小心将车钥匙落在车内,车主还是亲自跑回家一趟比较靠谱。

  一句话点评:试验结果显示,通过电话传递钥匙解锁信号进而开启车门的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传言

  3

  被鸡蛋砸玻璃不能开启雨刷

  假

  传言描述

  社会上存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抢劫伎俩,其中就包括鸡蛋袭击行驶车辆这种事儿。据传言,如果晚上驾驶汽车时受到鸡蛋攻击,一定不要启动喷水功能和开动雨刷,因为玻璃水非但不能清洗鸡蛋,反而使鸡蛋变得凝固且更难清除,车主只能被迫停车,继而成为劫匪囊中之物。

  试验验证:试验时间在下午6点钟左右,天空尚未完全暗沉下来。第一个鸡蛋往上砸的时候,蛋黄蛋清四溅,记者开启雨刷,刷了多次发现一整片前挡玻璃都被高蛋白给刷模糊了,启动喷水功能和雨刷,大概10秒钟后彻底干净。第二个鸡蛋砸上去之后,同时启动了喷水功能和雨刷摆动多次,耗时5秒钟左右,前方视线明显变得清晰,但该清晰度只适合白天上路。

  结论和建议:试验结果显示,蛋黄蛋清可以通过喷水功能和雨刷进行清洗,但是不能只用雨刷干刷。如果行车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记者建议先放慢车速,行驶一段路程后,再进行彻底的清洁,行车过程中也要注意锁上门窗。

  一句话点评:上述试验证明,开启雨刷不能清理蛋清蛋黄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但立即清理也非上上之选。

  □传言

  4

  夏天轮胎充氮气可防爆胎

  假

  传言描述

  夏天天气炎热,地面温度过高,大部分车主认为轮胎在温度过高的路面上,易造成胎压过高,在高速行驶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轮胎橡胶老化,从而提高了爆胎的几率。为了对付夏天的高温,部分4S店或快修店认为,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的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用氮气取代空气可防爆胎,并推荐车主为轮胎充氮气。

  试验验证:上周五,记者随同现代悦动车主前往轮胎专卖店加注氮气。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北京楚冀智盛轮胎店,应记者及车主的要求,该店为悦动车一侧的前轮和后轮加注了氮气,而另一侧则充压缩空气,4个轮胎的胎压同时设置为2.6帕。

  经过周五、周六、周日以及周一四天的用车,在这四天中,该车未进行过长途驾驶,仅为一般城市用车,周一,进行胎压测试,4个车轮的胎压均为2.55帕。北京楚冀智盛轮胎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2.6帕,2.55帕的胎压为合理数值,此差距可视为轮胎胎压无大变化。本次实验中,4个轮胎的胎压出现了相同的胎压变化,充氮气和充压缩空气的轮胎胎压相同,这也意味着,夏天,在普通城市用车中,给轮胎充氮气的效果和充压缩空气一样,在防爆胎方面无明显效果。

  结论和建议:北京楚冀智盛轮胎店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相比压缩空气,氮气的确更稳定,店内充氮气的车主占40%,但是充氮气的车主主要用于长途驾驶。该负责人表示,进行长途驾驶时,由于轮胎在高速运驶,地面摩擦大,此时充氮气,可让胎压更稳定;与此同时,氮气不含水分,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能起到保护轮毂的作用。但一般城市代步用车时,给轮胎充压缩空气或氮气的效果差别不大,没必要充氮气。橡胶具有渗透性,空气会非常缓慢不易察觉地自然泄漏,而氮气分子比一般空气分子大,从而泄漏比较慢,胎压相比更稳定,但氮气本身不防爆。

  一句话点评:不管靠充氮气还是空气,车主都要定期检查胎压,检查轮胎外观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做到过沟过坎减速,避开前方尖锐障碍物等才能有效降低爆胎。

  □传言

  5

  反复开关车门有助降温

  真

  传言描述

  夏日炎炎,我们的爱车只要在太阳下停上一会儿车内就会变成一个蒸笼,如何快速为车内降温呢?近日,在网络上都在流传一个日本的关于“夏季迅速降低车内温度”的视频,日本一名研究空气力学的教授能迅速使车内温度降低8℃以上。方法也很简单,即摇下副驾驶座的车窗,将驾驶席车门反复开关五次,就能够使车内温度迅速下降。然而这个方法真的管用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告诉你答案。

  试验验证:为了试验准确,记者特意选取了烈日炎炎的一天,并且在中午和下午分别做了两次试验。在中午,我们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车外温度为32℃,而车内温度已经达到了43.1℃。随后我们将副驾驶座的车窗完全降下,并大力开关驾驶席车门10次,1分钟后,放在车内的温度计显示42.6℃,降低了0.5℃,但站在副驾驶外侧的同事明显感觉有凉风,而坐到车内也能明显感觉比之前凉快很多。下午6点左右,记者再次进行降温试验,这时放在座椅上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40.1℃,记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试验后,车内温度迅速变为39.1℃,下降了1℃。

  结论和建议:试验证明,此方法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坐在车内能感觉到凉快,但是温度下降的幅度并不如视频中所说的那么大,最高时只下降了1℃。需要注意的是开关车门5次是不够的,要在10次左右才有效果。那么这样降温的原理是什么呢?维修专家解释说,这样降温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拉门的力量将热空气带出来,并且同时也能将车外的冷空气通过打开的窗户吸入车内。他建议,开关门的力度不必过大,只需要用正常的力量就可以,而且开关门时要小心,防止车门夹手。

  一句话点评:如此看来,只要你不怕路人频频侧目,这是一个不错的给车内快速降温的方法。

  □传言

  6

  内循环模式降温快

  假

  传言描述

  很多人都说开空调时用内循环的制冷效率要比使用外循环好,因为车内温度高于室外,而内循环状态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开启空调后是在不停制冷已经降温的空气。外循环则需要将车外气体引入车内,并不断降低着车外气体的温度,所以想要快速制冷就要选择内循环方式。

  试验验证:试验时正值中午,试验车辆的车内温度为31℃。进车后马上开启空调,将风量调至最大,并设为内循环模式。空调出风口迅速有凉风袭来,随着冷风不断吹进,3分钟后,车内温度下降3.6℃。记者又在另一辆车上进行外循环模式下空调制冷效果的测试,用时4分钟下降了3℃。第三次试验中,记者尝试先将门窗打开,释放车内热气,同时开启外循环。半分钟后,开启空调至最大风量,并设为内循环模式。3分钟内温度下降了4.2℃。

  结论和建议:试验证明,开空调使用内循环比外循环制冷更快,但两者结合使用的效果更佳。当车子暴晒在烈日下时,不要马上打开空调,先打开车门车窗,释放车内热气。此时只开启空调的外循环,使车内空气流通。等车内高温空气排出后,再关上门窗启动空调制冷,此时开启内循环效果才会更好。内循环会使空气过于封闭,不易长期使用,长期行车最好能时常切换循环模式。如果空调内外循环开关是机械式的拨杆,可以把拨杆放在内外循环的中间,让车外空气适量进入。

  一句话点评:先用外循环使内外空气流通,再开启空调内循环制冷效果更好。(统筹 记者 黄菲菲 采写 记者 李琳琳 冷宇 麦田 黄裕)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