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治堵从“孤立政策”变成“政策组合拳”?

2013年09月12日 10: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如果行动计划能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进行环保规划的话,我相信它也会成为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令中国环境问题迎来转机。

  近日有消息显示,为了清洁空气,国家环保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其中不少政策涉及到机动车。甚至有人大胆预测,拥堵费、排污费可能会在北、上、广等大型城市中先行推出。

  关于拥堵费、排污费治理交通的提议大家并不陌生,但越来越多城市实施了汽车限牌政策后,大多数车主认为短期内实施这两项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从上周国家公布的清洁行动计划看,在大型城市先行实施拥堵费、排污费等新的治堵方法,然后推广到全国的可能性较大。原因之一,一些城市推行的限牌政策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亟待有更全面的治堵、防污染的综合措施出台。原因之二,不少城市对征收拥堵费的治堵方法一直认可度很高,因之前时机不成熟而延缓了推出时间。

  前不久,传来新能源汽车补贴被重启的消息,证明了未来发展中,节能高效的清洁能源车将是汽车工业主力发展方向。为解决交通、环境的困局,除了从产品本身着手外,还需要寻找其他途径进行配合。国家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称,“国家最近就会发布清洁行动计划,发布以后就会要求地方各个政府都会出台一个相应的实施方案。”而目前,交通、空气状况最严重的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大型城市,所以业内人士预测,酝酿已久的拥堵费、排污费,有可能选择这样的时机,在大城市中先行推出,然后形成全国效仿的现象。

  在过去十年,中国虽然在汽车清洁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仍然无法阻止交通拥堵不堪、空气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的出现。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了1900万辆,创造了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也从2001年的1900万辆左右达到了2012年的1.2亿辆,今年中国车市仍然保持着发展和增长的势头。节能减排一直是车企们努力的方向,新车平均油耗从2002年的百公里9.11升降低到了2012年的百公里7.3升,并且确定了2015年要达到6.9升的目标。排放标准从2001年“国Ⅰ”到2011年的七月实施的“国Ⅳ”,目前“国Ⅴ”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未来还会有国Ⅵ、国Ⅶ等。

  此外,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公布车辆牌号发放的新政于11月底正式出台的消息,也引来大家对机动车数量调控、新能源车购买补贴、拥堵费、排污费征收等各种猜忌。按照政府推行计划,2017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需控制在600万辆以内的目标,意味着未来4年,每月机动车增量比目前将减少近一半的数量。而从全国空气行动计划大的方向看,对机动车数量的调控和对新能源车引导结合也是趋势之一。很明显,城市治堵很可能会从“孤立的政策”演变成“政策组合拳”。

  其实,环境受汽车困扰的城市不仅只有中国。上世纪40、50年代,美国多个城市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直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清洁空气法》后,环境问题才迎来了转机。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让民众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而在汽车清洁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变。据悉,现在美国生产线上500多辆车的排放才等于1990年前一辆车的排放。随着汽车技术的提升,对环境的保护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在日本,汽车企业对未来交通都有统一的蓝图——城市中心区域以电动自行车等小型移动工具代步;人口密度不高,移动空间较大城郊以零排放的电动车为移动工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远距离移动,才选择增程式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

  国家环保部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清洁行动计划,目前暂未有细节公布。可能会对汽车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技术要求,也可能会提高车辆的使用成本给车主和汽车企业带来压力,但如果行动计划能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进行环保规划的话,我相信它也会成为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令中国环境问题迎来转机。即便苛刻的限制条件会引起一阵阵声讨,但记者认为批评的声音是短暂的,更长时间会是大家的喝彩。(邵玉梅)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