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或以环线为界征拥堵费 排放标准越低收费越高

2013年09月18日 07:4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作为北京清洁空气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交通拥堵费的征收方式一直备受关注。昨天,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刘莹做客城管广播时透露,拥堵费征收或将与空气污染指数及区域交通拥堵指数挂钩。

  北京或以环线为界征拥堵费

  刘莹说,在世界范围内,收取交通拥堵费算不上是一项新措施,新加坡和伦敦分别从1975年和2003年开始征收拥堵费,其拥堵和空气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刘莹表示,北京在借鉴这两个城市的基础上,还将考虑空气污染指数

  和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可能采取施划拥堵区域,如以环线为分界收费。或者在重要商圈及常见拥堵点收费。

  另外,北京清洁空气计划中还提到,要把划低排放区和收取交通拥堵费一并研究,这意味着低排放区也可能列为

  收取拥堵费的区域。刘莹认为,交通拥堵费也可以叫做排污拥堵费,以汽车造成的污染量收取,如根据汽车的排放量标准国三、国四、国五等等,不同标准收取不同费用,排放标准低的收取费用高。

  拥堵费的收取模式

  如何,是否会像车船使用税一样一次性收取呢?对此,刘莹表示,北京的交通拥堵费收取可能会借鉴新加坡模式,收费标准和时间呈现“波动性”。比如早晚高峰收取的费用会高,而平峰时段可能不收费。

  避免陷入重复收费

  按照清洁空气计划,未来将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的区域,提高城市用车成本。那么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居民,不仅面临着高额停车费,还要缴纳巨额拥堵费,市民该如何是好?

  刘莹:从伦敦模式看,在伦敦城区内的居民会有记录,缴费可享受优惠,但不会免

  费。而新加坡则采用减少停车费的补偿方式,如果收取了交通拥堵费后,在停车时相应的费用就会减少。而北京也会考虑类似方式,避免停车和开车进行重复收费。在施划拥堵区域时,也会尽量选取居住区少的地方,并对不开车的市民给予奖励。

  支出用于公共交通

  有市民表示,上下班、送孩子,开车缴拥堵费,不开车又不安全,如何避免这种尴尬?这笔钱最终的去向是哪里,要花在什么地方?

  刘莹:交通拥堵费使用是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拥堵费支出的大方向是用于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度和舒适度等。在伦敦和新加坡,收费区域孩子上学和就医基本就近完成,无需开车。在北京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城市规划角度改变,同时,规范校车运营。在政策研究中,会考虑校车问题,如果合理也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校车建设。

  □他山之石

  ◎伦敦模式

  伦敦从2003年开始征收进城费,收费时间每周一到周五早7点至晚6点半,收费区域为重要商业区。司机需提前注册车牌,通过电话或网络付费。收费区域通过800个摄像头识别

  车牌号,不交费车辆将收到高额罚单。

  >>利弊:伦敦方式可直接减少城区内车辆,对收费时间区分不细。收费方式需强大的金融系统支持。

  >>成效:收费后,车速提升10%-15%,污染降低了12%-15%左右。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从1975年开始征收拥堵费。1998年实行公路电子收费。在市中心或某些主要公路、快速公路设置电子公路收费闸门。收费标准则取决于通行路段、时间以及车辆的

  种类。根据车流量变化不断调整收费标准。

  >>利弊:波动收费方式可实现交通精细化,合理地引导车辆通行。

  >>成效:收费前,新加坡平均车速不足19公里/小时,收费后中心城区达30公里/小时,降低排污效果30%。

  ■相关新闻

  五环内建自行车步行专用道

  京华时报讯昨天,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第二批自行车、步行整治项目确定,含地铁4、5、6号线沿线开阳路、西直门外大街、车公庄西路等10条道路及三环辅路中不达标点段等共计11处。

  2017年,北京将实现五环内自行车、步行系统成网。

  据统计,首批示范路完工后,沿线自行车出行量增加3.2%,步行出行量增加2%。2017年全部完工后,预计年节油136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72吨。

  (记者黄海蕾)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