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停车3分钟熄火”争议凸显程序正义必要性

2013年11月04日 09:2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正在起草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提出,提倡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这一旨在减少污染的提倡性条款是否有可操作性,引发各界争议。

  在记者看来,不管最终的地方立法结果是怎样的,各界围绕“停车3分钟熄火”的争论都非常有意义,为汽车社会注重程序正义,通过立法博弈解决环保问题带了好头。

  在“停车3分钟熄火”问题上,汽车的使用者如何尽可能减少“负外部性”这一社会课题被放大出来。停车怠速状态下,汽车引擎空转产生的废气、热气和噪音会影响行人健康,造成环境污染。而北京市目前数百万辆汽车在这方面聚集成的“负外部性”是惊人的。对每个司机个体而言,停车3分钟以上的怠速能够提供空调或者暖风等舒适的车内小环境,但几百万辆汽车都选择车内小环境“优先”,车外的大环境就会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量,“用燃油交换舒适”的确是车主的权利。但是如果每个车主都忽略自己“用燃油交换舒适”行为对公共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会越来越糟糕。因此,记者支持北京地方条例草案修改稿中的相关条款。

  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完全没有反对声音的立法毕竟是极少数情况。立法过程中反对者的声音正是促使立法过程更严谨、科学、周密的保障。例如,如何保障未来条例相关内容的可操作性,如何对极恶劣气象条件下司机怠速停车进行免责等,都可以通过正反双方的博弈进行完善。立法博弈越是激烈,“最大公约数”和公共利益的定位可能就越准确。

  记者认为,未来,涉及公共利益的环保举措,都应当像“停车3分钟熄火”这样通过进行立法博弈,公开、民主地制定和执行,尽可能避免用一纸行政命令就强制执行的办法。(新华社记者南辰)据新华社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