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能源车销量未过10万辆 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2013年11月05日 09:55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初步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生产的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7万多辆。”日前,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陈家昌表示,目前通过“十城千辆”工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方面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实施,相关部委已建立了高效的部级协调运转机制,产业规划、科技计划、财政政策紧密结合,推动了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与产业创新的快速发展。

  日前,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总体组、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13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来自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相关人士,从各个角度表达了对我国电动汽车的见解,这也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风向标。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李钢认为,培育市场最紧迫的有两项工作:其一,车用动力电池的准入管理工作。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的兴起使得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热点,由于行业发展基础薄弱,人才资源有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在性能、成本等方面还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车用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处于盲目扩展、无序发展的状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动力电池低端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累计有918款车型出现在发改委的公告中,涉及车用电池配套体系就达到了118家,同时车用动力电池在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上又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因此急需深入分析动力电池在产业技术水平、企业生产能力、上下游配套关系等方面的一些瓶颈,针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比如安全问题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车用动力电池准入管理措施,以引导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带来的体制、机制问题。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提供电能的补充,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涉及到供电商、运营商和用户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使各方面利益关系达到各自的成本效益平衡点,打破垄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充电设施的快速建设与运营是电动汽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一环。从某种程度来讲,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商业开发及运营模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程度。随着充电市场的扩大和社会资本的融入,制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确定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寻找合适的充电设施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和盈利方式,更快地推进电动汽车商业化已成为现在迫切需要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工信部装备司汽车处处长钱明华表示,今年他们会同发改委、商务部、海关和质检总局出台了平均燃油消耗量管理办法,把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统一考核,将来会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水平的奖惩制度,促进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工信部还将不断完善电动汽车标准法规体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设定目标是,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要实现这个目标,这3年大约要有千分之八的车是新能源汽车。从产销两个角度分析,首先,汽车厂要按比例生产新能源汽车;其次,生产出来的车希望能够找到用户。赵航表示,生产不是很困难的问题,对用户来说,公共交通出租车是示范的主力。去年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又发布了电动轿车率先适用于新能源公务车的政策。公务车数以百万计,如果按照10%的比例来配置新能源公务车,那就是几十万的客户;“另外还有一个大客户群是我们自己,汽车专业人士应率先使用电动汽车,我们是这个行业的先导者,也是受益者,专业人士使用可以及早深入地发现电动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全国的汽车企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0万,5%人尝试也有十几万的用户。”赵航对前景表示乐观,“无论从产到销,我们政府所提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有良好前景和现实基础的。”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陈家昌呼吁,今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支持已经开始,我们希望电动汽车业界紧紧抓住汽车产业转型的契机,积极挖掘内在的创新动力,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由培育期向发展期过渡的目标。(记者 罗 兵)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