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末收官决战 观广州车展知未来

2013年11月28日 09:52 来源:中国商报 参与互动(0)

  ◆在BBA之外,高档车品牌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局。因此,高档车竞逐的局面还将持续数年。

  每年的广州车展颇有些“年终总结+来年预测”的意味,可是即便今年车市销量上佳,日系车也顺利实现大翻盘,今年的广州车展还是难掩落寞的气氛。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今年广州车展展出的整车达到915辆,全球首发车型为30辆,其中跨国车企发布10辆,自主品牌发布20辆。这一数据相比日系车低迷的去年还有所降低。业内人士表示:“限购带来区域市场的汽车消费需求相对被抑制,这对于以拉动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车展而言是个打击,因此,本届广州车展发布的信息密集度有所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本届车展仍有许多看点,由此启发的趋势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明年的预测,大部分车企还是保持了相当的乐观态度,尤其是在近期利好政策不断释放的背景之下,车企们纷纷酝酿在明年推出更多的新产品。

  从广州车展上的火药味儿已经可以看出,明年对于车企高管们来说,又将是需要拼尽全力的一年。

  高档车竞争白热化

  与其他车企参展热情降低相反,高档品牌显示出了超出以往的拼抢态势。事实上,越是在限购地区,高档品牌就越有机会。北京的经验已经证明,许多高端品牌不仅没有受到限购的影响,反而带来许多新的机会。

  在广州车展前夜,奔驰举办了AMG之夜,阵阵嘶鸣的马达声引得场外许多人围观。高性能品牌是现在高档车追逐的一个新焦点,在这方面奔驰显然更具优势。作为BBA中国的老大,奥迪带来了新A3,值得关注的是未来还将推出三厢版,在加长和三厢路线上越来越彻底的奥迪似乎将再次引发入门级高档车的一场混战。

  除此之外,二线高档品牌们仍然保持着进击的姿态:沃尔沃发布国产S60L、英菲尼迪发布Q50、DS则继续着女神的节奏、凯迪拉克带来了主打原汁原味的ATS……相比其他类别市场的冷清,高档车市的战火更显得无比激烈。

  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高端化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就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这一趋势才刚刚显露出来,市场空间不可估量,而且在BBA之外,高档车品牌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局。因此,高档车竞逐的局面还将持续数年。

  小型车战略压自主

  本届车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合资和自主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而且在自主纷纷向上探索的时候,合资却开始推进小型车战略。

  长安和长城都选择了以SUV为突破口向上突围,长安CS75在海外车展上先声夺人,此次广州车展亮相也引发普遍关注。长城H8公布的售价超过20万元,而且在其广州车展展台上十多辆展车清一色是H8,其突破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

  自主品牌选择SUV突破可谓是独辟蹊径,但与此同时,合资车企纷纷推进小型车战略,也值得自主品牌反思。

  车展前一汽丰田推出了新威驰,广汽丰田推出了新致炫,售价起步均低于7万元。两款小型车也都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改进,两家车企几乎同时推进小型车与丰田发布的小型车战略有关。

  事实上,小型车不仅能够带来销量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自身品牌带来足够的基盘用户,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忠诚客户是各家车企拼抢的重要方面。

  除了丰田之外,广汽菲亚特也选择了小型车这一方向。菲亚特作为欧洲车企,在小型车方面的造诣毋庸置疑,本届车展广汽菲亚特带来了一款名为致悦的两厢掀背式轿车。

  合资车企的不断下探,给自主品牌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十分明显,而且合资车企也都看到了未来城镇化带来的利好,网络布局也都不断下沉,自主品牌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应当成为今后行业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

  销量新贵们的烦恼

  本届车展引起诸多媒体兴奋的不是新车或者企业战略,而是两起车主示威事件。一起是某销量猛增的合资车企,一起是近年来高歌猛进的路虎。

  这两个车主选择在车展媒体日冲击展台、发放传单、拉横幅等方式维权,引发广泛关注。

  销量是每个车企的追求,但是可持续的增长却并不简单,汽车与其他消费品不同,并不是一卖了之,后续的服务相较于买卖的过程更加重要,而这也决定着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存续的基础。

  对于这两家销量新贵来说,此次的事件也不失为一个提醒,如何妥善合理地解决也考验着车企的智慧。

  广州车展作为今年的压轴展,可总结盘点的或许还有很多。2013年还未过去,汽车业的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年份,对于所有的车企来说,一切都将是新的,也都是平等的。(记者 安丽敏)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