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无照驾驶老年代步车将被拘留

2013年12月24日 09:0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8月31日,通州区通燕高速桥下二道闸小道旁边的河里,一辆白色的四轮老年代步车被消防员和民警齐力拉上了河。

  刹车、挡位、倒车镜、雨刷器,双排座椅还能挤进四人,如今在街头,这种号称“老年代步车”的袖珍小车数量还真不少,并深得老年人喜欢。然而,这些车辆属于三无车辆(无牌照,无驾驶证,无车险)。近日,交管部门表示,将对老年代步车严格执法,不挂牌的将被罚款200元并扣12分,无照驾驶的可能被拘留。其实,这些处罚措施是老生常谈,交管部门为何要硬着头皮下决心管理?民警执法会遭遇哪些现实尴尬?连日来,北京晨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街头调查

  支持者 一脚踩油门 想到哪到哪

  老年代步车的主要用途有三:溜达、买菜、接孩子,选择这一出行工具的老年人最相中它随时随地方便驾驶的灵活性,进入冬季后,它更因能遮风挡雨备受欢迎。

  66岁的郝先生夫妇去年5月购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作为接送外孙女上下学的专车,因为燃油每月要花200多元油钱,平时自己还舍不得用。“以前我开电动三轮,下雨时穿雨衣不顶事,孩子坐车里也漏风,坐公交车去接又怕路上堵车,咱这车多好,有个壳子暖和,也不怕迟到。”从家到孩子学校往返5公里,老两口每天提前半小时出门,以低于20公里的时速慢悠悠地开。

  提及牌照等手续,62岁的臧先生反问记者,“办车牌、考驾照,你告诉我上哪弄去?”他是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伴而添置电动老年代步车的,每月使用成本仅为10余元的电费。“她腿脚不好,不能成天在家憋着,我开这车带她出去透气、买菜,不然要拿轮椅推她,还得提菜,忒费劲。”

  一些身边常见老年代步车的市民向记者表示,之所以代步车有市场是因为确实能为老人出行带来便利,“老人腿脚不灵便,走到公交车站太远,或者得倒两三趟车,上下车还费劲,接送孩子还怕堵车迟到。代步车多方便,一拧钥匙一踩油门,想到哪到哪,想啥时候走啥时候走。”

  质疑者 不是送方便 是在送炸弹

  尽管人们广泛认可老年代步车的便利,但也有市民担心其安全性。

  “开这车不出远门,不上主路,可在小区里呢?对于行人来说它速度太快,猛地从哪儿蹿出来吓人一跳。”孙先生说,自己骑单车时曾险些与老年代步车剐蹭,“烧油的还有动静,电的没声音,等发现后面有车再想躲已经来不及了,还是挺害怕的。”

  市民周女士称,她在大马路上看到老年代步车每每都捏一把汗,“感觉颠颠晃晃的,实在不稳当,这要是撞上机动车,人家没事,它得连人带车完蛋。”

  王女士认为,目前老年代步车从生产到驾驶都缺乏规范,“一万多块钱的东西,做工能有多好?也没有关于车型规格、时速、行驶区域的具体标准,而且没有车牌就说明没有上路权,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当下很多老年人开的代步车都是子女送的礼物,但朴先生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人上了岁数,反应速度跟不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应急的时候心一慌就难以操控。”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我刚停好车要走,就有一对老夫妻骑着电动三轮爬坡,眼看着离我的车近了,他们是想躲,但一着急,没法那么快地反应过来,撞上我的车屁股连人带车翻了,这搁到封闭的代步车上也是一个道理。”他认为在没有办法能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代步车反而更容易让老人受到伤害,“这不是送方便,简直是送炸弹。”

  触目惊心

  开得慢也事故频发

  虽然不少车主都表示自己会开得很慢,并不担心安全,但老年代步车出事故的新闻却屡见报端。

  下车小便车溜河中

  今年8月31日早上,通州区通燕高速桥下二道闸小道旁边的河里,一辆白色的四轮老年代步车被消防员和民警齐力拉上了河。原来,头一天夜里,60多岁的司机驾车经过这里时,下车小便,不料车子自己溜进了河里,距离岸边大约5米远,只剩下车顶露在水面上。

  行驶途中发生自燃

  2012年10月23日,北四环东路辅路,一辆老年代步车在行驶途中发生自燃报废。68岁车主说,他开着车在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座椅下方开始冒烟,他赶紧停车,刚把座椅掀起来,下面的电瓶就蹿起了火苗。

  一场事故两人离世

  2013年9月7日,大兴区安定镇黄徐路和青礼路十字交叉口向西约100米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黑色轿车撞上一辆老年代步车。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送往大兴医院急诊外科抢救,后宣告抢救无效死亡。

  性能差致伤亡率高

  目前市面上行驶的老年代步车跟普通自行车相比倒是重了不少,但和机动车相比,代步车的重量只能算是个零头。北京晨报查询发现,目前代步车重量普遍在200千克左右,但机动车一般都在1200至1400千克,就连两厢的长安奔奔和最轻的奇瑞QQ,也分别有1000千克和890千克。

  “最要命的是老年代步车上安装的并非机动车专用玻璃,一旦出事故,玻璃很易碎,很容易伤着驾驶者。”一线民警介绍,在大量涉及老年代步车的事故当中,轻微剐蹭小事故里,行人、骑车人伤得多,若一旦事故中出现死亡情况,几乎全是代步车的驾驶员。

  代步车有电动和燃油两种,尤其是电驱动的声音小,让前方骑车人和行人很难发觉,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刹车性能又不好,加上老年人反应速度普遍下降,撞上自行车和行人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地坛西门公交站,晨报记者就亲眼目睹过惊险一幕,一位行人横穿非机动车道去乘公交车,身边飞来一辆代步车,看到路人后紧急刹车,伴随着“哎哟”声,车子差点侧翻在地,吓得路人惊出一身冷汗。

  民警也表示,代步车车体较轻容易翻车,其刹车构件多采用抱刹设计,比较单薄,零件容易损坏,故障率非常高。关键的是,这种车辆出厂前没有经过任何碰撞实验,很难保障驾车人安全。

  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单纯涉及老年代步车的交通事故数字他们并无统计,但从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北京市涉及三轮车一般程序事故伤858人,亡136人,这包含了电动、燃油三轮车和老年代步车。

  官方说法

  交管:不在申领牌照目录

  代步车日渐受欢迎,说明市场的确有一定需求量,如此利民的商品为何交管不给上牌照?交管部门称,老年代步车未进入国家允许申领机动车号牌的相关公告目录,因此不可能取得号牌,也就不可能取得合法上路资格。

  工商部门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老年代步车由于车辆性能、用途、使用场地等限制,并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登记范围内。晨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内汽车产品在生产和销售上实行《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认证和3C认证两套认证准入制度,一是发改委定期颁布《公告》,同时公安部交管部门也凭借《公告》作为该类车型登记上牌依据。二是汽车产品的“中国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老年电动代步车应该是从原先的归属于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演变而来,产品的设计更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驾驶习惯。而且适用人群从原先电动轮椅车的残疾人群扩展到了广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产品的设计生产均参照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及电动轮椅车的国家标准,在某些参数指标方面甚至更严格于以上两个国家标准,车速设计在10公里/小时之内,整车底盘高度在8厘米,刹车制动距离在0.5米之内,从各个方面均优于原先的电动轮椅车,不会封闭车身,也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消协:系非法组装或拼装

  今年3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布过警示,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老年代步车的隐患和危害。并指出,目前打着“代步车”旗号销售的车辆,其实是以蓄电池或者燃油驱动的非法组装、拼装的三轮或者四轮车辆,严格来讲并不是规范的名称,而是销售商或厂家的一种商业叫法,是其为满足所谓老年消费者需要而自行延伸出来的产品。

  中消协称,老年代步车安全隐患大,这主要体现在车辆起步猛、底盘轻,容易发生倾斜。车辆生产出厂后,没有进行碰撞测试,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对老年人来说不仅不是“福音”,反而危险系数极高。

  其次,市场在售的老年代步车不符合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法规要求,按照规定不准上路行驶。而经销商在销售时往往故意隐瞒,消费者陷入认识误区,对驾驶老年代步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的认识不足。

  第三,老年代步车使用者没有经过驾驶培训,对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熟悉,导致在驾驶过程中经常发生闯红灯、占用快车道不避让、乱掉头、越线停车、违法乱停放、逆向行驶、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等违法行为。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车辆被用作非法营运。个别老年代步车以营利为目的,在车站、医院、商场、超市等地区周边从事非法营运活动。更为严重的是,代步车信息没有纳入公安交通管理系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酒后驾驶等行为,乘车人的权益没有任何保障,难以获得赔偿。

  交管新措

  无照驾驶代步车将被拘留

  民警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目前的老年代步车有三轮和四轮,据长度、重量、驱动和设计时速等有不同标准。虽然本市并不允许老年代步车销售,也不予上牌,但路面上的老年代步车却在日渐盛行,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到处可见,无一例外,这些车辆均没有牌照。

  代步车的泛滥也引起交管部门的注意。其实,早在去年上半年,北京交管部门就出过专项整顿,并正式认定电驱动或燃油驱动的四轮“老年代步车”为机动车,明确要依照对机动车的管理方式对这种车进行管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无驾照驾驶机动车,需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从11月开始,北京市交管局开始了新一轮针对老年代步车、燃油和电动三轮车的清理整顿,表示会严格执行从去年年中就开始实行的处罚标准:无驾照者将被拘留。对于有驾照却无牌照的也是按照机动车处罚标准执行,一次罚款200元记12分。

  处罚标准一直就有,为何现在才严格执法?在执法中,民警也有自己的现实尴尬。“很多代步车驾驶者年龄在70岁以上,即使处以拘留处罚,按照法律规定也不入拘留所执行,说到底还是只能警告和劝说。”一位民警透露,即使对方在70岁以下,劝说时也得客客气气的,“万一对方情绪失控,我们也麻烦。”

  所以此前在执法中,很多民警对代步车也是采取柔性执法,对60岁以上的基本就是劝说为主,“除非车主看起来很年轻,并用在了一些非法用途,比如在地铁站外拉黑活儿等,才会视情节处以罚款等处罚。”而现实中,大部分代步车都是退休老人开,遇到民警也不会罚款扣车,“我们就是去接个孩子、买个菜,警察从来没抓过我们。”

  这一次,交管部门再一次重申会严格执法,不知会不会刹住代步车的违法之风?

  销售探访

  销售商大夸车辆安全

  同驾车人的感受一样,北京晨报记者走访的多位经销商也认为“只要慢着点就没事”。他们称,代步车生产时就自带限速装置,时速一般不超过40公里/小时,驾驶过程中,也有高速和低速两个挡位。一位经营电动车生意多年的韩先生说,如果需要,他可通过连接限速线的方法,把车辆出厂设定的最高时速50公里控制在30公里以内。

  记者了解到,山东和河北是目前北京市面上老年代步车的主要产地,尤以山东的质量上乘。价格方面四轮多在1.2万至1.8万元之间,三轮9000元左右,二者性能差别不大,“四轮的多一个支撑点,更稳当些。”韩先生介绍,老年代步车的车身重量多在150千克以上,加上60千克的电池,“400多斤,不算轻飘飘,若出于电池的便携性考虑,也有人要求将原装死沉死沉的铅酸电池更换成轻便又耐用的锂电池,全车重量可减轻到350斤。”他认为现在老年代步车较之以前的三轮电动车,克服了一个重大缺陷:“以前的动力在一个轮胎上,拐弯时两边着力不均容易翻车,老年代步车改进为全轴驱动,拐弯时左右轮速度不同但力量一样,安全很多。而且刹车灵光,一踩就能站住,来不及换脚踩的话,只要离开油门,车往前出溜不了几米也就停了。”

  卖家月售代步车50辆

  另一位电动车专营店的店主称,若以动力区分,电动的比汽油的更受欢迎,“环保,使用成本也低。”今年秋季以来,他每月能卖出50多辆电动代步车。“买车得办什么手续?”这位店主答复,“啥都不用,这车不需要上牌,也不要驾照,买了就能开。”说白了,从挑选、购买到上路,消费者能拿到手的所有凭证就是一份使用说明书和交款收据。

  晨报记者翻看说明书时发现,最后几页附有“三包”范围和保修卡。“填了这表,能证明车是在我家买的就成,任何故障都能过来或要求上门修。”他补充,“但真出问题的概率非常低,我卖了一年多没人来找过。”

  然而北三环一家经销商的工作人员称,“听说以后这车要管,不能再像现在那么自由,得要有驾照和车牌,所以我家现在没有全封闭的三轮或四轮车,从三四月份就不再卖了。”

  上述多位销售商表示,目前老年代步车多是子女买来孝敬父母的,老人真正到店挑选和体验的并不多。他们坦言,对于老人是否具有驾驶条件并无严格的衡量标准,“只要不是反应特别慢或眼神不好就没问题,毕竟这都是子女考虑的问题,谁也不会明知老人身体不行还给他买车。”

  ■记者短评

  一味堵漏不是办法

  不是规范商品却源源不断流入市场,即使禁令不断却仍挡不住上路热情,当眼里容不下代步车时,不妨反思一下,是谁纵容了它的上路。生产、销售、上路,掐断任何一个环节,代步车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肆无忌惮。

  话又说回来,为何代步车如此受欢迎?“打车太贵、开车太堵、公车太累、地铁太远,还是觉得代步车最合适。”一位网友的调侃也许道出了一些心声。

  晨报记者调查时发现,代步车的用途,除了个别人用其搞非法营运外,大部分人还是自用,“接接孩子买个菜,远了也不去”。如果菜市场就在小区,如果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是不是代步车会少一些?当然这是假设,我们不搞假定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代步车的盛行一定有其市场主导的合理性。

  堵不住,就要想办法去疏。比如能否制定生产国标,授权正规销售,合理发放牌照,完善上路手续,或者严控上路前培训,设定路权行驶,规范保险登记等。既然将其划入了机动车范畴,就应一视同仁,不能因其驾驶员年龄问题只劝不罚,对特定人群的过分宽容,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公平。这一次,交管部门表示要严格执法,但末端执法难以解决棘手难题,源头疏通才是根本。

  (策划 秦超 刘莹 撰文 记者 岳亦雷 铁瑾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